ETtoday寵物雲

人類2大惡行害瀕危 山稜線上逐漸消失的深白V輪廓:台灣黑熊

▲▼台灣黑熊波比。(圖/翻攝自壽山動物園臉書)

▲台灣黑熊波比資料照。(圖/翻攝自壽山動物園臉書)

文/李健榮(2018年動保寫手營學員)

擁有深白V胸口落印的台灣黑熊(學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是台灣特有的亞洲黑熊亞種,在《黑熊來了》和《黑熊森林》紀錄片的放映後,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隻常出現在台灣國際活動場合的可愛動物,卻因為棲息地減少以及人為濫捕,岌岌可危的生活處境,使生存數量面臨逐漸減少困境。

逐漸消失的深白V輪廓

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台灣黑熊於1989年列為瀕危物種,1996年也將其列入IUCN「易受傷害物種」,但事實上,根據日本探險家堀川安市在1932年所著的《台灣哺乳動物圖說》中,就已說明台灣黑熊因土地的開發,導致棲息地逐漸減少,其數量也同步減少

台灣黑熊主要生長於中高海拔的山區,以及人為活動較少干擾的區域,對人類是常生活空間其實鮮少產生影響,然而人類對台灣黑熊的處境並未因此達到和平共處,非法捕殺販售的情況仍然時有所聞,至今黑熊總數量僅剩數百隻不到,生存面臨極大危機。屏東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美秀表示,根據她22年前的博士論文研究,在1998年至2000年間,從成功捕捉繫放的15隻黑熊身上就發現8隻有斷指的情況,這也成為曾誤觸獵人陷阱最直接證據

追溯為何經常有非法獵捕的情況,其中主要就是華人地區的食補文化,帶動野生動物買賣的黑市市場,1公斤熊肉售價可達1千至1千4百元不等,根據《本草綱目》記載,熊的膽、脂、骨、肉、血皆可入藥,無論是具有清熱、鎮經、明目、解毒功效的熊膽,或是被視為珍饈的熊掌,都成為黑熊被獵捕的最大主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導致瀕危的原因,更與生育習性有著部份關係。黃美秀教授於TEIA瀕危黑熊專題指出,台灣黑熊生育率極低,每年僅生產1至3仔,孕期約6至7個月,哺乳時間約半年左右,而幼熊通常會跟隨母熊至第二年發情後離開,因此並非每年生育的特性下,使得黑熊更容易演變成瀕危生物的原因之一。

施法不彰 生存難保

黑熊在亞洲地區所面臨的困境相差無幾,且各地幾乎都有分佈範圍皆有減少的趨勢。因此,以管制野生物國際貿易為目的「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名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中,黑熊被列入附錄Ⅰ等級的動物,當中規定禁止任何商業性交易,否則恐將危及該物種存續的數量。世界自然保育聯盟(UCN)也將黑熊列入紅皮書上的「易受傷害物種」。

在台灣,無論是《野生動物保育法》或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皆有明訂不可隨意獵殺及商業買賣,林務局更為強化野生動物棲地及落實野保法,林務局規劃各式保護區,計有自然保留區(21處)、野生動物保護區(18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35處)、國家公園(8處)、國家自然公園(1處)及自然保護區(6處)等,總面積約為695,083公頃,約占台灣陸域面積19.21%。但很遺憾的是獵殺或販賣黑熊的消息仍然層出不窮,非法獵捕的狀況並未因為法規而獲得遏止,這也暴露了現今立法與執法並無法直接解決面臨物種滅絕的威脅。

▲▼台灣山區可見台灣黑熊蹤影。(圖/記者翁聖勳翻攝,下同)

▲台灣黑熊山區現蹤。(圖/記者翁聖勳翻攝)

林務局於2011年受農委會所託,邀請各方學者研擬台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conservation action plan),其內容主要參考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物種保育策略計畫指南來作為執行基礎,其流程包括保育狀況回顧、意見蒐集以及策略擬定,最終完成台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而隸屬農委會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對於黑熊復育工作更能感受其迫切性,因此也特別籌畫設置「生物多樣性保育基金」,希望透過各界力量,達到積極保育及教育的工作成效。

在2012年時,林務局更偕同國內16個公私立動物園及保育機構,共同簽署一份「台灣黑熊復育合作保育宣言」,希望透過資源整合及串連方式,從研究面、技術面、教育面至實質動物個體,達到實質的復育成效。

無心插柳的復育計畫 成果斐然

目前位在台中市和平區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投入台灣黑熊復育工作已邁入第20年,期間多次繁衍成功的經驗,替台灣黑熊的復育任務打了一劑強心針,可說成果相當豐碩。但事實上當初並非為了繁衍一事,僅是為了試驗,進而延伸為復育計畫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在1994年時,收容的3隻由雪霸國家公園警察隊為追緝不當獵捕而意外救回的小黑熊,但因為捕獵所導致的後腿傷殘,直到飼養至2歲後評估不適合野放,才開啟了特生中心的保育、復育與繁殖的研究大門。

特生中心於2001年、2005年、2007年各成功配對繁衍,目前中心豢養的台灣黑熊共有9隻,從1994年第一隻「小熊」開始,身材壯碩的「阿里」、喜歡撒嬌的「小妞」、還有最年輕的「八月」、「五月」,其他還有「黑妞」、「卡特」、「Bingo」以及「元元」等,若包括於其他公家圈養單位(如:木柵動物園、壽山動物園等)之台灣黑熊總數,則有31隻之多。

維護棲地 杜絕盜捕

台灣的人口持續增加,導致野生動物棲地日益減少,雖然政府已設置保護區,但無法落實制度,實無法根絕盜捕濫殺的狀況,應再加強區內巡邏查緝,才能有效的杜絕商人的獵捕及非法販賣。而對於一般民眾,則應加強對台灣黑熊的認識,使其了解黑熊的現況與復育的重要性,同時倡導進入保護區應遵守的規範,避免再次威脅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

(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

(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

★「動物當代思潮」由台南大學吳宗憲老師召集學者及夥伴所組成。透過各種方式將涉及動保議題的「動物保護學」、政策與法律等,進行跨域討論、交互檢證。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動物當代思潮」臉書、「動物當代思潮論壇」網站。

關鍵字: 台灣黑熊黑熊動物當代思潮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