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爺蟬展翅約15公分,體長約7公分左右,翅膀為藍黑色還有綠色的特殊光澤,又被稱為青頭蟬、狐狸蟬、寶島蟬。(圖/草山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巫富平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
記者謝函君/綜合報導
夏天一到,是蟬類最活躍的季節,台灣各地山區、郊野只要有高大的樹木或灌木叢林,大部分都可以聽到蟬鳴聲。在嘉義縣番路鄉草山社區,靠近曾文水庫,可見保育類昆蟲「台灣爺蟬」,是蟬類中較特別體型也最大,堪稱蟬中的「黑美人」,近年僅剩草山社區的族群最大,估計一棵樹上就多達20到30隻。
台灣爺蟬,展翅約15公分,體長約7公分左右,翅膀為藍黑色還有綠色的特殊光澤,前翅背面也有黃綠色的斑紋,外形頗具特色非常吸引人,又被稱為青頭蟬、狐狸蟬、寶島蟬。成蟲以吸取樹汁維生,主要停棲於梭羅木樹幹上,蟬鳴聲非常響亮、尖銳,單音節沒有韻律,大聲到令人受不了。
▲「台灣爺蟬」蟬鳴聲非常響亮、尖銳,單音節沒有韻律,大聲到令人受不了。
早期每到繁殖季,當地的爺蟬數量一棵樹上就多達20到30隻,但由於棲地開墾遭到破壞,加上人為大量捕捉製作標本。此外,爺蟬對周遭環境變化極敏感,一受到干擾就會飛離原樹幹或發出尖銳的高音,使得族群數量減少。
近年草山社區積極推動爺蟬的保育工作,居民加強保育、巡守,草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洪基表示,「保育計畫的推動,讓原本數量減少的爺蟬,又有可觀的族群出現,估計族群數量已經回復和早期相當。」可見保育工作成果良好。
劉洪基說,爺蟬的卵孵化至幼蟲的過程是在地面上,又需經過5年的時間,孵化期間不能遭到農藥噴灑、人為破壞、環境污染等因素,因此台灣爺蟬已是草山社區的重要生態指標。成蟲發生期在5月到8月間,近日已經可以看到爺蟬的蹤跡和聽到宏亮的蟬鳴聲。
劉洪基提醒遊客若想前往觀賞爺蟬時,應事先與社區預約採團體報名,將有專人進行生態導覽。由於社區對外交通不便,也因此保護了社區的完整生態,僅剩草山社區的族群最大也最穩定,成了獨特的生態景觀,預約觀賞能使爺蟬在容許範圍內有限制的被親近,讓這美麗的生態能夠永續發展。
▲嘉義縣番路鄉草山社區,靠近曾文水庫,可以看到保育類昆蟲「台灣爺蟬」。
▲台灣爺蟬,展翅約15公分,體長約7公分左右,翅膀為藍黑色還有綠色的特殊光澤,又被稱為青頭蟬、狐狸蟬、寶島蟬。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