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褐林鴞寶寶」努力30小時破殼 白色毛茸茸活力討飯吃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濃眉大眼的我可愛嗎~(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首次孵化珍貴稀有的猛禽褐林鴞,目前剛滿15日齡的雛鳥全身覆蓋白色絨毛,每到吃飯時間都努力張口討食,3位保育員接力照顧這個小傢伙,希望牠能順利茁壯。園方也在周末PO出雛鳥照,讓網友猜猜「這是什麼鳥?」有人猜是禿鷹還有人猜是鴕鳥,不過大家都認為小鳥眼睛大大的,非常可愛。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傢伙花了30小時破殼,出生時只有39公克。(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保育員5月上旬現褐林鴞產蛋,不過蛋並沒有安穩地待在巢中,而是在戶外活動場的地面上,小心檢視後發現蛋殼完好無破損,便立即送往人工孵化室。雖說「棄蛋」成功孵化的機率很低,但只要有一絲希望,保育員就不放棄,幸運地在6月1日傳來好消息,蛋中的小寶寶開始憑藉著自己的力量,賣力地啄開蛋殼,歷經30小時的努力,終於在隔日下午2點15分順利破殼而出。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褐林鴞寶寶很有活力,保育員也非常細心地照顧。(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剛出生的褐林鴞寶寶體重只有39公克,濕濕的身體看起來粉粉嫩嫩,等完全乾躁之後就變成白色毛茸茸的模樣。由於動物園不曾以人工哺育方式養育褐林鴞雛鳥,因此負責的保育員都繃緊神經、全力以赴。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上圖為褐林鴞爸爸ㄎㄎ,下圖是媽媽寶咖咖。(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園方表示,雖然褐林鴞夫妻曾經產下受精蛋,卻在孵化後期因為胚胎不健全或停止發育等因素,母鳥隨即放棄孵化,並且啄食蛋體補充流失的養份。或許會有人覺得親鳥吃掉自己的蛋很殘忍,不過這就是物競天擇的本能,因為在瞬息萬變的野外,快速儲存足夠的能量是生存的不二法則,也才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內,作好準備繼續繁衍下一代。

關鍵字: 褐林鴞台北市立動物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寵物動物熱門新聞

女看球賽 腿上突然多出一隻虎斑貓

奇美博物館圓頂天使「驚見鳥兒築巢」

大S生前茹素10多年 為幫愛犬祈福

惡霸犬想陪產遭拒 孕婦追出來找

歐告陪小孩玩 晚上直接斷電軟爛

網購樹苗發現「偷渡蛙」 霸氣收編

驚險逃洛杉磯野火 男返家發現238公斤大熊

12歲貓奶奶躺奴才腿「蓋章認證」

睡夢中鼠鼠枕邊爬 開趴弄掉手機

海豚表演奮力躍出水面 「頭部撞地慘死」

洗臉一半 仙氣貓搭坐騎直挺巡視

1貓1房正夯!超豪華貓旅館 有景觀、香氛和貓專屬音樂

大S願為愛犬吃素 感謝啟發生命

帶狗回老家 阿嬤怕狗餓到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