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褐林鴞寶寶」努力30小時破殼 白色毛茸茸活力討飯吃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濃眉大眼的我可愛嗎~(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首次孵化珍貴稀有的猛禽褐林鴞,目前剛滿15日齡的雛鳥全身覆蓋白色絨毛,每到吃飯時間都努力張口討食,3位保育員接力照顧這個小傢伙,希望牠能順利茁壯。園方也在周末PO出雛鳥照,讓網友猜猜「這是什麼鳥?」有人猜是禿鷹還有人猜是鴕鳥,不過大家都認為小鳥眼睛大大的,非常可愛。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傢伙花了30小時破殼,出生時只有39公克。(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保育員5月上旬現褐林鴞產蛋,不過蛋並沒有安穩地待在巢中,而是在戶外活動場的地面上,小心檢視後發現蛋殼完好無破損,便立即送往人工孵化室。雖說「棄蛋」成功孵化的機率很低,但只要有一絲希望,保育員就不放棄,幸運地在6月1日傳來好消息,蛋中的小寶寶開始憑藉著自己的力量,賣力地啄開蛋殼,歷經30小時的努力,終於在隔日下午2點15分順利破殼而出。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褐林鴞寶寶很有活力,保育員也非常細心地照顧。(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剛出生的褐林鴞寶寶體重只有39公克,濕濕的身體看起來粉粉嫩嫩,等完全乾躁之後就變成白色毛茸茸的模樣。由於動物園不曾以人工哺育方式養育褐林鴞雛鳥,因此負責的保育員都繃緊神經、全力以赴。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上圖為褐林鴞爸爸ㄎㄎ,下圖是媽媽寶咖咖。(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褐林鴞。(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園方表示,雖然褐林鴞夫妻曾經產下受精蛋,卻在孵化後期因為胚胎不健全或停止發育等因素,母鳥隨即放棄孵化,並且啄食蛋體補充流失的養份。或許會有人覺得親鳥吃掉自己的蛋很殘忍,不過這就是物競天擇的本能,因為在瞬息萬變的野外,快速儲存足夠的能量是生存的不二法則,也才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內,作好準備繼續繁衍下一代。

關鍵字: 褐林鴞台北市立動物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