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發生被咬事件多是自家養的狗。(圖/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
台東卑南一名1歲2個月男童遭自家比特犬攻擊,送到台東馬偕醫院醫院時頭部已經變形且腦漿外溢,醫生緊急開顱手術,花了3小時將粉碎的顱骨拼回原來的位置,經過1個月抗生素治療,男童奇蹟似復原。根據研究,犬隻攻擊幼童的事件53%是來自家犬,家長應該避免讓幼童單獨和狗相處,以免發生意外。
今年2月某天清晨6點,阿公聽到孫子尖叫哭喊聲衝到門口查看,見到自家養的比特犬從背後咬住孫子的後腦勺,並在地上拉扯,見狗沒有鬆口的跡象,他便徒手扳開牙齒救出孫子,趕緊送到醫院。古書和表示,男童到醫院時哭鬧不安,後腦杓有2大塊不規則撕裂傷,還有腦組織外滲的情況,斷層檢查後發現左側顱骨壓迫性骨折有輕微腦出血,右側顱骨也輕微骨折,需要立即動腦部清創手術。
▲男童經過開顱手術,醫生將顱骨一塊塊拼回去。(圖/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神經外科團隊用大量含抗生素的生理食鹽水沖洗腦部傷口、清除血塊、修補受傷腦膜,並將已取下的碎裂顱骨浸泡稀釋的優碘藥水消毒半小時,再用鈦金屬顯微骨板、骨釘將碎裂的顱骨重新拼裝完整,回復顱骨原本的形狀,最後縫合傷口。術後男童接受小兒科加護病房團隊的醫治一周,在外科病房接受預防性抗生素治療1個月後順利出院。醫生也驚訝男童復原順利,沒有明顯的腦神經受損,四肢活動、語言表達功能沒有退步,傷口因為不平整有部分缺氧壞死,在醫療團隊辛勤換藥照顧傷口後,傷口癒合良好,壞死皮瓣脫落後不需要另外移植補皮。
▲男童經過1個多月治療,復原情形良好,連醫生都說是奇蹟。(圖/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男童母親表示,不敢再回想事情當生發生的情況,當下以為可能沒救了,多虧醫師的醫術和醫護人員的照顧,才將兒子搶救回來,「失而復得很感恩」。古書和表示,美國2015年發表在小兒外科雜誌的研究報告顯示,犬隻攻擊幼童事件95%是輕中度的傷害,但仍有5%是重度等級的傷害,其中53%是家犬攻擊,鄰居飼養佔21%,而嚴重到需要開顱約佔1%。
▲10歲以下孩童因為身材的關係,頭部遭攻擊的機率也大大增加。(圖/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由於小朋友自我防衛能力不足,遇到犬隻突然的攻擊往往無法及時自衛,而小於10歲的孩童因為身材的關係,受攻擊的範圍在頭部的機率也提高許多。古書和提醒,千萬別讓孩子和狗獨處,特別是力氣較大的犬隻,另外也要囑咐小朋友別靠近不熟悉的狗,以免發生攻擊意外。
比特犬在國內外被列為「兇猛」的犬隻,其實牠們並非本性兇殘,因為塊頭大力氣也大,加上與生俱來的身體構造使咬合力非驚人,一旦咬住就不輕易鬆口,經常被作為鬥犬或護衛犬,但也有許多溫和親人的比特犬,性格的養成和飼主的教導方式息息相關。無論是怎麼樣的狗狗,都應避免小孩和牠們獨處,有成人陪伴互動才能避免突然的意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