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柴「布丁」獲救後到學校擔任校園犬。(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記者闕雁琳/綜合報導
狗狗的存在療癒了孩子。新北市中山國小在2021年迎接受虐案倖存柴犬「布丁」擔任校園犬,溫柔的憨笑從牠踏進校園的那一刻,擄獲許多小小粉絲。星星的孩子「小銘」注視著布丁的一舉一動,身體卻已不由自主的靠近,伸出雙手想親近牠,也在狗狗的陪伴下走過幾次情緒的低潮,成為彼此的好麻吉。
▲星星的孩子小銘在布丁的陪伴,照到心情的平靜。(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小銘外表樸實憨厚無異於一般孩童,平日課堂學習上也能正常融入班級團體生活,唯獨遇逢情緒困擾時需要一帖紓解特效藥,布丁的出現為小銘找到情緒風雨的保護傘。這段期間,學校老師耐心教導他認識布丁的行為、習性及情緒表現,從如何觸摸身體部位、蹲下餵食表達平等友善、到牽繩移動速度防止傷害對方等交流互動中,潛移默化幫助小銘建立無形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雙手熟練替布丁穿上胸套,幫助小銘建立無形的自信心。(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獸醫師徐愛明表示,動物與人之間有著微妙的關係,狗兒也特別與孩子有著特殊的連繫。狗作為最忠實的聆聽者,能幫助成長中那些孩童緩和緊張的情緒,自在放鬆地肢體接觸和心靈交流。但狗本身通常不具備醫療作用,多數充當醫療輔助手段,讓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以便克服對陌生事物的恐懼情緒及提高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
▲▼小銘指導另一位孩童如何撫摸布丁友善互動中增進社交能力。(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提到,學校收編校園犬除了可以認識動物習性、透過互動增進友善動物觀念外,藉由不同活動形式和學校教育做結合,讓小朋友們都能成為動保小尖兵,把學習的正確觀念帶回家影響家庭成員,也共同為國內動物保護與生命健康盡一份無形力量。
【你可能有興趣】
巴丹鸚鵡遭餵催情藥淪生產機器 繁殖場「虐曬險死」協會花3萬贖命
全家吃鹽酥雞沒揪 桌下冒「仰躺哀怨臉」眼神堅定:肉肉快掉下來
整條剩魚頭!飼主煮一鍋「仰望天空味噌湯」 內行人笑:謝主隆恩
▼更多精彩影音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