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啊~大貓熊「張開嘴巴」做檢查 保育員分享訓練動物小撇步!

▲大貓熊「圓圓」正在進行點眼藥水訓練。(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貓熊在訓練籠中進行的預防醫學訓練。(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下同)

實習記者林以喬/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館新修繕完成的場地,遊客可透過新場地的觀察窗,近距離觀察保育員與大貓熊進行的互動與信任訓練。動物園表示,這是基於醫療管理需求,在保護設施下所進行的動物訓練,可更有效的聯結動物與保育員的溝通,強化動物管理與醫療品質來提升動物福祉。

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為提升園內動物照養的軟硬體設備,考量大貓熊館現有欄舍已達容留上限,2022年將館內空間重新配置、調整新建欄舍,同步新增空調機組,以利溫度與濕度之調控。新的大貓熊室內活動場,在遊客面增開了大型落地窗,可於特定時段呈現過去皆在後場進行的動物醫療訓練過程,民眾也有機會透過每月第三週星期三的「保母講古」活動,深入了解大貓熊的醫療照養管理與訓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貓熊「圓圓」正在進行點眼藥水訓練。(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保育員正在為大貓熊「圓圓」進行點眼藥水訓練。(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從2004年起,臺北動物園在目標管理中增設「動物訓練」工作,開始推展現代化動物訓練。2008年12月引進大貓熊後,於檢疫期滿即開始持續落實動物訓練,2013及2020年的新生小熊「圓仔」及「圓寶」也與母親「圓圓」一起加入醫療訓練。即便圈養下的大貓熊屬於容易信賴及親近保育員之動物,但保育員也不能輕忽其意外之攻擊性,因此在訓練時必須採「非直接接觸」,也就是必須隔網或在人熊安全的訓練籠中進行。

動物園以科學管理的角度,進行可持續的動物訓練,改變過去動物管理的觀念與模式,從建立動物與管理員間的信賴關係做起,以正向強化為原則,利用短哨音告知動物已做出正確動作,加上手勢或口令的連結,輔以食物、聲音或觸摸作為獎勵。並使用基本工具包含哨子、目標棒、餵食桶、強化物(以蘋果切成小片)及管理醫療等工具,進行量血壓、抽血、打針、刷牙、拍攝X光及超音波檢查等預防醫學訓練,形塑現代化動物管理新氣象。

 ▲大貓熊「圓圓」正在進行點眼藥水訓練。(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熊貓「圓圓」前往新修建的大貓熊室內活動場。(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有效的聯結動物與保育員的溝通,強化動物管理與醫療品質。(臺北市政府提供)

▲動物與保育員之間的良好溝通,有助於強化動物管理與醫療品質。(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有效的聯結動物與保育員的溝通,強化動物管理與醫療品質。(臺北市政府提供)

▲即便圈養下的大貓熊屬於容易信賴及親近保育員之動物,保育員也不能輕忽其意外之攻擊性,在訓練時必須採「非直接接觸」進行。(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關鍵字: 動物園大貓熊訓練臺北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