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蹄鼻蝠的寶寶(左)學習獨立生活。(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下同)
記者林韋辰/綜合報導
每年春夏之際是臺灣許多種類蝙蝠的育幼期,蝙蝠們會選擇食物充足、棲息環境較隱蔽的地方進行育幼。臺北市立動物園維持了良好的自然林相,也長期未使用殺蟲劑,因此棲息環境及昆蟲多樣性很高,恰好提供各類蝙蝠們優質的「育嬰房」。
▲東亞家蝠因居住處與人們高度重疊,為民眾常撿到的物種。
臺北市立動物園除了照養多種瀕危野生動物,更擁有豐富的自然環境,每當太陽下山,總能看到忙著在天空盤旋覓食、努力幫我們消滅蚊蟲的蝙蝠們。根據動物園研究人員長時間的觀察,在動物園內不僅有許多都市常見的東亞家蝠,會棲息在涼亭隙縫和蝙蝠屋內育幼,還住著另一個神祕物種「臺灣大蹄鼻蝠」。因為「臺灣大蹄鼻蝠」獨居的個性,全臺灣記錄到的地點與數量並不多,有關牠們的育幼行為資料也很欠缺,偏偏動物園內多處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研究人員更幸運地紀錄到「臺灣大蹄鼻蝠」寶寶學習獨立的行為。
▲臺灣大蹄鼻蝠。
研究人員根據翼環辨識,發現有一隻「臺灣大蹄鼻蝠」固定每年春天會回來動物園展區內的洞穴裡育幼。蝙蝠媽媽育幼時會把蝙蝠寶寶抱在胸前、用雙翼護著牠,偶爾讓蝙蝠寶寶抓著自己嘗試展翼,蝙蝠寶寶成長過程中,會待在媽媽身邊學習覓食和生活技能,直到蝙蝠寶寶獨立後,蝙蝠媽媽才會離開洞穴。
▲棲息在洞穴內的臺灣葉鼻蝠。
有次研究人員觀察到「臺灣大蹄鼻蝠」媽媽回洞穴要抱2月齡的寶寶時,「臺灣大蹄鼻蝠」寶寶反應激烈發出了社交叫聲,顯示蝙蝠寶寶出現排斥蝙蝠媽媽的行為,準備開始獨立,意外紀錄到如此難得親子互動行為,著實讓研究人員興奮不已,因為能幫「臺灣大蹄鼻蝠」育幼行為添上一筆重要紀錄。
現在正是蝙蝠的繁殖季,都市的天空每晚都有蝙蝠們的身影,偶爾民眾撿到蝙蝠寶寶會不知如何處理。其實幫助蝙蝠寶寶的方法很簡單,在傍晚時分,將蝙蝠寶寶帶回原地野放。先在牆壁上貼紙巾或布,再將蝙蝠寶寶放在上面,也許幾個小時後,因為寶寶失蹤而非常著急的蝙蝠媽媽,就會將牠帶回去囉!讓我們一起守護環境,也守護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可愛「蝠」寶們平安長大吧!
▲堀川氏棕蝠。
【你可能也想看】
►遇「呆萌圓獸」過馬路!狗主人暖擋車 走路扭屁樣萌網:好像番薯
►進間驚見殘酷對比!媽傻「誰才是親生的」 網笑翻:答案很明顯了
►防疫期間少出門!備妥毛孩糧食+訓練在家上廁所 把握1原則就成功
►鼠寶堅持整修!每晚「鏗鏗鏗」施工 媽無奈:木屋都破破爛爛的
►貪玩貓招惹蜜蜂!小手腫成「棒棒糖」敷冰袋 上萬網笑爛:腫麼辦
【猜你很有興趣】
►修圖修到厭世!這款CP值很可以
►乾乾、罐罐沒了來這邊補貨最省
★陪主子一邊玩耍一邊聽《有點毛毛的》★
更多精彩影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