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李寰瑋/綜合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以保育教學為目標,絞盡腦汁設計符合野生動物原始行為的環境擺設,提升幸福感;園中動物們也見招拆招,一一破解保育員精心設計的小玩具。動物園表示,希望經由參觀「動物福祉小站」,可以讓遊客了解照養動物時使用的創意設計,也可以親身體驗為不同動物設置的環境豐富化裝置。
▲保育員用雞毛撢子沾肉汁和放上肉塊,作為雲豹的行為豐富化玩具。(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貓熊「圓圓」很擅長將裝在行為豐富化玩具裡的水果倒出來享用。(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說明,近年來評斷動物福祉的專業趨勢,不再僅以圈養動物的空間大小,或是其他環境好壞等間接證據來評估,而是以每隻個體反映出來的身心狀況來直接衡量。在規劃每一種動物的照養時,針對出生、成長到死亡搭配一連串的計畫;照養環境的規劃設計上更需要發揮創意,結合對不同動物特有行為的專業研究,才能讓圈養動物展現本能行為,在有限的環境中,也盡可能得到牠們應有的福祉。
▲黑猩猩:裡面的食物好香喔!到底要怎麼拿出來呢。(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分享,成立至今已有107年的歷史,也從過去以休閒娛樂為主的設計,轉變為以保育教育為目標的現代動物園,也在兒童動物區設計「動物福祉小站」,展示包含從動物出生時保育員及獸醫會做的各種準備,到保育員發揮創意為不同動物設計的環境豐富化設施,還有動物訓練及動物醫療的解說;希望透過展示實際比例的豐富化設施,以及親身體驗參與,揭開照養動物上的祕密。讓民眾了解維護動物福祉的訣竅。
▲▼動物福祉小站的展示方式,以實際比例的豐富化設施,讓遊客親身體驗。(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也坦言,判斷動物的福祉,可能像是莊子和惠子焉知魚之樂的歷史辯答,因為不是動物本身,很難完全了解牠們的心情是好或壞,但當保育員費盡心思,結合對動物生態與行為的專業研究知識,耐心地不斷嘗試和絞盡腦汁的創意,為生活在有限空間裡的圈養動物,努力不斷加入新的刺激,維持園中動物展現本能行為的機會,一定可以讓在牠們擁有較高品質的動物福祉。
▲保育員為不同動物設計的環境豐富化設施。(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出生時保育員及獸醫會做的各種準備。(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福祉小站希望以實體展示及體驗參與的方式,讓民眾了解動物園在維護動物福祉上的努力。(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將貼文與照片分享至臉書粉絲專頁後,網友也紛紛留言,「謝謝用心的保育員們,也謝謝動物園用實體展示,讓我們和孩子都了解這些用心」、「難怪圓寶也學媽媽躺吃,很厲害」。
【你可能也想看】
「進擊的喵星人」擠臉探頭專屬恐怖箱 網44秒揪小杜逃獄超崩潰
黑柴玩拔河「球卡舌頭」狂流口水 爸及時送醫打鎮定劑、剪球解救
天花板傳咚咚聲 她抬頭一看萌貓「探頭狂喵」傻了:上得去下不來
▼更多精彩影音
★防蚤抗菌好噴霧!居家旅行、保護毛孩必備道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