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你拍過鳥嗎?你是否曾經好奇,網路上有些畫質清晰、姿態靈動的鳥類照片,究竟是怎麼拍出來的?
本刊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動社)合作,費時1年調查全台鳥類籠拍(指將鳥類囚禁於特定空間內拍攝)、誘拍(以食物或聲音引誘鳥類至定點拍攝)場所,發現籠中不僅豢養罕見候鳥、保育鳥類,還依時節安排鳥類育雛、交配畫面,最高1年獲利百萬元,把拍鳥變成一門好生意。
當親鳥為養育幼鳥耗費心力,大批鳥客躲在鏡頭後,輪番快門、閃燈轟炸,讓鳥時常處於緊迫狀態,有鳥客目睹「鳥連站到樹枝上的力氣都沒有」;業者更自承鳥曾在棚內凍死、被蛇咬死,更有鳥為掙脫牢籠振翅至羽毛分岔,再也飛不起來。現代人熱衷拍照上傳分享,但當社群上的存在焦慮轉嫁到鳥身上,快門如扳機,每按1下,就可能犧牲好幾隻鳥的生命。
去年8月中一個燠熱傍晚,我們來到新竹「翠鳥學苑」,透過LINE聯繫上的秦老闆,拉了椅子請我們在一棵大樹邊坐下。
以鼠誘拍保育鳥類
眼前的空地一座木台與人半身齊高,木台上擺了一根樹幹,四周完全沒有遮蔽物。秦老闆熟練地指揮我們架設相機及閃光燈,教我們調整快門速度和光圈,並將焦距對準木台,「等下牠不管停在哪你都不要管,飛到這邊的時候…」他手指著半空中劃出一個範圍,「快門二話不說按下去就對了。」
夜幕低垂,秦老闆拿著手電筒,帶我們通過堆滿雜物的溫室,前去抓老鼠。一整櫃的飼養箱,粗估有十多箱,他熟練地將一隻出生不久的老鼠夾在樹幹上,像是祭壇上的供品。10分鐘後,一個黑色身影悄然出現在樹叢間,秦老闆大喊一聲:「來了!」我們按下快門,6台閃光燈猛閃,1隻二級保育類領角鴞在聲光交錯中倉皇飛離,樹幹上的老鼠仍在掙扎。
秦老闆心急地要我們確認畫面,發現只拍到領角鴞的翅膀一角,他立刻起身:「沒事,一般5分鐘內牠就會再來,我去把牠趕過來這邊。這邊拍鳥很輕鬆,不像其他地方要守在那邊,這邊準備好之後,(鳥)下來按一按,就可以休息。」
為了確保拍照成果,秦老闆3年來每天固定餵食這隻野生的領角鴞,「牠習慣了…我大部分都有在餵。」餵食前他會播放鳥音、用手電筒照領角鴞,「這樣牠就知道你有看到牠、等下(牠)要開飯了,就有一個默契。」意思是已經馴化了這隻領角鴞?「其實鳥都滿聰明的,只要牠覺得這邊很安全,哪有像那些保育人士說鳥(因為被餵食)會喪失覓食的能力?狗屁啦。」秦老闆得意地說。
群組臥底見證籠拍
我們繼續坐在樹下等待領角鴞現身,夏日夜晚蚊蟲多,秦老闆見我們搔癢難耐,貼心地點上蚊香,與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說自己原先在南部電子工廠上班,到新竹租地原想經營休閒農場,一次發現一巢翠鳥幼鳥疑似遭母鳥棄巢,「我趕快全部抓出來帶回棚子裡養…朋友看到我在臉書的照片,問我拍一次多少錢?有人捐1千元、有人捐500元,我去買排風扇、噴霧機,鳥友又說牠們很孤單,我就去買綠繡眼,慢慢越養越多鳥。」如今秦老闆在棚內常年飼養2、30隻鳥,供人拍攝,並陸續提供翠鳥、領角鴞誘拍等服務,生意越做越大。
當年被秦老闆帶回的5隻翠鳥幼鳥,後來有4隻夭折,「翠鳥很怕人,人一靠近牠就會趴在籠子旁邊(想飛走),翅膀羽毛一拍就會分岔,後來飛不起來,晚上沒辦法到樹上,就在地上被螞蟻什麼的咬死。」他點起一根菸,悠悠地說。
話語間,一個黑影再次靜靜地出現樹梢,我們屏氣不敢出聲,瞬間黑影飄下,閃光燈大亮,我們打開相機確認,這次終於拍到領角鴞振翅捕捉老鼠的瞬間。
「對吧,我就說這樣就拍到了,」我們佯裝興奮,秦老闆像是見到孩子上台表演的父親,表情難掩得意,又小聲提醒我們照片千萬不能上傳,「貓頭鷹畢竟還是保育類…之前我被人家舉報說養保育的鳥,警察、檢察官、農業處來了二十幾個人,來了看沒有(養),就走了。」
去年3月開始,我們陸續加入全台共6個不同業者經營的私密誘拍、籠拍群組,花費近1年時間,蒐集業者私營珍稀或保育鳥類拍攝的違法證據。這些籠拍場遍布桃園、新竹、台中及南投,群組經營者定期公布鳥況、鳥種及可拍攝的畫面,如「翡翠愛愛版,今日早上到中午2時共交配6次,眾鳥友爽拍」「小綠花鳥首發實驗團、爆卡輕鬆爽拍」「歡慶雙十國慶!大橘子(指琉球歌鴝)降落『桃園雞(G)場』,明天開拍」等,訊息同時留下場所座標和電話,供有意拍攝者自行私下預約。每個群組人數有200至700人不等,成員也會在群中分享照片、交流拍攝技巧,群組幾乎每天都有新訊息,相當活躍。
籠拍在台灣起源甚早。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副研究員兼任高海拔試驗站主任姚正得觀察,沙龍攝影約略在1980年代,就有攝影師把鳥捉進攝影棚拍攝,注重照片構圖唯美勝過生態保育。後來因保育意識抬頭,籠拍沉寂,但近5年隨數位拍照普及、社群分享風氣興盛,臉書上出現大小鳥類攝影同好社團,以類似手法經營的籠拍、誘拍鳥場,又開始在台灣、中國叢生。
去年春、夏季間,我們輪流造訪桃園、新竹及台中3座籠拍鳥場。5月某天,翠鳥學苑秦老闆帶我們到園內一座池邊,1名鳥客坐在棚架下,一手滑手機看股票、一手扣相機快門,秦老闆從水桶裡夾起1隻朱文錦(飼料魚)、放入池下小桶,不久1隻翠鳥飛近、俯衝入水捕食,一旁快門聲大響,翠鳥迅速飛離,鳥客意猶未盡,眼睛黏著相機觀景窗捨不得離開。
季節主題費用不同
秦老闆邊走邊向我們介紹:「翠鳥可以拍的主題滿多的,看你想拍什麼樣的畫面,交配、傳食要抓時間,育雛時抓魚的次數會增加,最難拍的是驅逐打架。」戶外拍翠鳥逢交配期收500元,非交配期則一次300元,當天我們喬裝鳥客,3人入場便花費1,500元。據秦老闆所稱,翠鳥交配是熱門畫面,因無法確知翠鳥哪天交配,鳥客常會密集造訪、等待時機,推估翠鳥12天交配期間,每天至少超過20組鳥客上門。若以1天20人計算,保守估計1週就有7萬元收入。
他接著帶我們走進室內鳥棚,鳥棚以2道鐵門上鎖,棚內有一般鳥店常見的白環鸚嘴鵯、綠繡眼、五色鳥,也曾有台灣罕見的銅藍鶲。棚內三面牆布滿盆栽花草造景,正中間擺著一張大桌,「我們這邊可以自己造景,讓大家自己玩,像如果你帶花來,就可以拍得比較唯美。」
當日午後悶熱,鳥群躲在草叢間不出,啼聲稀落,1位自稱Frank的鳥客見我們剛來,自告奮勇教我們拍照,搬出盆栽,將麵包蟲剪成4截,黏在樹枝上:「你要把蟲放在拍不到的地方,蟲不能剪太大,不然鳥咬起來跟咬雪茄一樣不好看,因為蟲是人培養的,我們希望是拍到像自然界一樣,餌也要放在你希望的地方,這樣才會漂亮啊。」
蟲黏好後,Frank示意我們將鏡頭對準特定位置,此時紅頭山雀和黑枕藍鶲先後飛下搶食,他語帶嫌棄:「這2隻是不同海拔的鳥,不能同時出現。」他拿出手機,向我們展示自己之前拍的照片,畫面中白腰鵲鴝雛鳥坐在乾草堆中,正在被親鳥餵食。「白腰不會築那種卡通影片的網狀巢,是在石洞或樹洞裡養,可是洞裡面很難拍,為了讓大家拍得出來,我們就去拿其他鳥的巢來,請小鳥進來坐著,這很擬真的。」
擬真非真,更不自然。籠拍講究畫面好看、鳥種珍奇,都是人的需求,唯獨不考慮鳥類。秦老闆說:「其實說真格的,棚拍不是不好,有人說把牠關在裡面不自然,可是這些鳥我都是鳥店買的啊,牠在原本很小的籠子裡面,我們給牠這麼大的空間,對鳥反而比較好。有些拍照的人年紀大,根本沒體力扛著裝備上山下海,有個地方讓他自己玩自己弄,可以拍得很漂亮,他就很高興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