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發現,腦袋比例較大的熊,解決問題能力較好。(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懷俄明大學(University of Wyoming)助理教授班森(Sarah Benson-Amram)等人25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上發表研究,大腦體積相對於身體的比例越大,動物解決難題的能力越強,代表腦袋相對較大的動物可能更加聰明。
過往科學家一直好奇,為什麼大腦體積相對於身體比例較大的物種,如人類跟海豚,智商會比大腦體積相對身體比例較小的物種鯨魚及河馬要來的聰明?為了證實理論,懷俄明大學測試了美國9個動物園內140隻動物,其中39種為肉食性動物,包括北極熊、北極狐、水獺、狼及一些稀有物種,如熊狸(bearcat)、雪豹(snow leopard)與狼獾(wolverine)等。
實驗利用一個帶鎖的金屬箱子進行測試,裡面放著受測動物最喜愛的食物,每隻給予30分鐘打開箱子,結果發現,140隻動物中有49隻成功從籠中取出食物,其中成功率最高的是熊,10次有7次成功;狐獴與貓鼬最失敗,一次也沒有成功。
班森表示,實驗結果證實動物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手的靈巧度無關,與動物是否為群居動物也無關,推翻了過往「社會性大腦假說(social brain hypothesis)」指出「一個物種群居的動物數量越多,它們可能越聰明」的理論,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為什麼一些物種會進化出更大的大腦。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