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台灣貓狗罹患腎臟病去世的案例非常多,尤其慢性腎臟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往往很晚才發現病情。太陽動物醫院的蔡哲醫師表示,腎臟是不可逆器官,若罹病只能從各層面控制與延緩病程,她也談到,很多飼主在居家照護上遇到的困難,是自行替毛孩施打皮下點滴時不敢施力下針,但其實只要鼓足勇氣「戳下去就對了」。
蔡醫師與ETtoday寵物雲編輯雁琳接受podcast節目《有點毛毛的》採訪,分享自家寵物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故事。雁琳從小飼養的貴賓犬「狗妹」以前都沒有症狀,且本來喝水量就頗大,直到14歲那年,尿液顏色突然越來越淡,緊急看診、抽血檢查才發現腎指數偏高,但由於較早發現,病況還沒有太嚴重,所以透過藥物控制。
▲貴賓犬「狗妹」看鏡頭的萌樣。(圖/記者闕雁琳拍攝)
雁琳回憶,「狗妹」確診腎臟病約半年後,牙齦部位長出腫瘤,聽從獸醫建議改為全肉飲食,並且控制喝水量,但身體狀況仍慢慢走下坡,越來越無法吸收營養。後來,毛孩嘴巴開始飄出一些味道,出現尿毒症狀,腎指數也飆高,於是開始施打皮下點滴、維持體內水分,但不久後仍在家安詳離開。
蔡醫師表示,腎臟功能是過濾血液、代謝廢物,若出問題時,相關功能就會下降,其疾病原因非常多且複雜,老化、疾病、藥物、中毒都有可能相關;此外,不論米克斯或品種犬貓都有可能發生,和遺傳、家族史有關。
腎臟病又分為2大類,急性腎臟病常見原因包括中毒、急性尿路阻塞,通常可透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療;根據國際組織IRIS標準,慢性腎臟病可分為4期,各階段都有不同照顧方式,但主要目的是(一)延緩腎臟衰退速度(二)減少併發症,例如嘔吐或食慾不振(三)維持動物與主人的生活品質。
▲蔡醫師示範如何使用蝴蝶針,替毛孩施打皮下點滴。(圖/蔡哲醫師提供)
蔡醫師說明,罹病犬貓的飲食須注意「低磷、低鈉、適量優質蛋白質」的原則,國際腎臟權益組織也建議選用腎臟病處方飼料,這些乾糧經過特殊營養素調配,以及獸醫與寵物營養學家評估,能夠延緩病程發展、延長壽命,甚至增加適口性,讓食慾變差的毛孩願意進食,才有體力對抗病魔。此外,也可以透過腎臟病處方罐頭,增加水分攝取。
蔡醫師的貓咪也罹患腎臟病,當時每天要施打180c.c.的皮下點滴,還需服用多種藥劑,而她也選用腎臟病處方飼料,加上悉心照料,讓毛孩成功從第3期控制到第2期,如今也還健康陪在身邊。
▲「狗妹」隨著年紀漸長,身體逐漸衰老,最後在家安詳離開。(圖/記者闕雁琳拍攝)
雁琳坦言,「狗妹」生病離世後,自己對於寵物飼養的觀念改變許多,她認為,飼主一聽見寵物罹患腎臟病,一定會覺得驚慌失措、晴天霹靂,甚至害怕毛孩是否很快就要離開了,但唯有飼主先穩住情緒,冷靜且有耐心地陪伴,才可以成為生病毛孩的陪伴與後盾,一起度過難關。
蔡醫師也表示,腎臟病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飲食均衡和定期健康檢查,建議年輕貓狗每年一次,七歲以上半年一次,平時便建立寵物的「健康資料庫」,追蹤各身體器官的正常值或影像,有利於及早發現與治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