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李寰瑋/綜合報導
「別擔心我們!」台北市立動物園分享,野生動物的行為表現,與經過馴化的寵物以及經濟動物截然不同,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野生動物們都不太需要人類出手幫忙。像是由動物園照養的穿山甲,就經常因為獨特的行為模式,被熱心民眾誤認為是生病或受傷,讓園方也忍不住笑說,「其實牠們只是很保護自己的指甲!」
▲穿山甲榮登因誤會而意外被「綁架」的野生動物第一名!(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提供)
▲穿山甲在行走時會將長爪向內彎曲以爪背著地,看起來就像是踮著腳走路。(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提供)
最常因誤會而意外被「綁架」的野生動物非穿山甲莫屬!動物園表示,穿山甲獨特的走路姿勢和防禦方式,經常被熱心的民眾誤解為可能受傷或生病了,但其實這些是牠們與生俱來的習性;當穿山甲將自己緊緊捲成一個球狀時,只需要安靜地離開現場,等到周遭沒有動靜之後,牠們就會自己鬆開身體跑走了。
▲穿山甲用長長的前爪來掘土和扒開蟻窩。(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提供)
▲穿山甲遇到危險時不會反擊,只會捲縮成一團,用堅硬的鱗片保護柔軟的腹部。(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提供)
關於穿山甲的行為模式,動物園說明,穿山甲長長的前爪是牠們用來掘土和扒開蟻窩的絕佳工具,為了不讓珍貴的長爪被磨損,行走時會將長爪向內彎曲並以爪背著地,看起來就像是踮著腳走路一樣;且牠們遇到危險時也不會反擊,只會在原地捲縮成一團,用堅硬的鱗片保護柔軟的腹部。
▲春、夏季是許多鳥類繁殖的季節,台灣藍鵲歸巢哺育幼鳥。(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提供)
▲黃魚鴞幼鳥:媽媽叫我不要亂跑,以免不小心被「綁架」了!(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提供)
▲在公園或近郊發現落巢的褐林鴞雛鳥,牠們可能只是在練習飛翔。(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提供)
動物園分享,春、夏季是許多鳥類繁殖的季節,經常可以在公園或近郊等綠地環境發現落巢的雛鳥,但練習飛翔是幼鳥學習求生技能的重要過程,在不被干擾的情況下,親鳥通常會引導幼鳥慢慢地返回巢內或就近育雛,若是在這個時候被人類撿走,便很難再讓寶寶回到親鳥身邊,未來可能因此無法獨立在野外生存。
▲當山羌媽媽外出活動或覓食,山羌寶寶會在巢穴內或附近等待媽媽回來。(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提供)
▲若在野生動物寶寶身上留下人類的氣味,可能會害牠們被親生母親棄養。(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授權提供)
動物園也強調,另外像是白鼻心、山羌、野兔等小型哺乳類動物,每當媽媽外出活動或覓食的時候,寶寶們都會在巢穴內或附近等待,「當我們路過幸運地發現這些動物寶寶時,請記得不要主動驚擾,更不要因為覺得可愛就碰觸牠們,因為一旦留下人類的氣味,就有可能讓返回巢穴的動物媽媽因此棄養小孩。」
【你可能也想看】
被毛毛盯上了! 歐告雨中散步「跟車碰瓷討摸摸」:帶我回家嗎?
才剛吃飽見空碗氣噗噗 貪吃小貓「狐獴站姿」狂碎唸:媽媽碗空了
▼更多精彩影音
★防蚤抗菌好噴霧!居家旅行、保護毛孩必備道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