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暗蟬的複眼呈現紅色和腹部有白色粉蠟。《圖/台南大學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系主任張原謀副教授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特有屬、特有種的台灣暗蟬,今年在台江國家公園首度「獻聲」,整片沿岸防風林到了傍晚都傳來「低給、低給」的鳴唱聲。舊名「北埔蟬」的台灣暗蟬,過去還被編成童謠「暗晡嗟(暗晡蟬)」,但隨著開發而幾乎接近滅絕,因此再次現蹤顯得十分珍貴。
學名為Taiwanosemia hoppoensis的台灣暗蟬大部分棲息在西部平原,沿海的木麻黃防風林是其主要棲地,目前台灣數量最多的地點位在台南台江國家公園,其中城西里防風林更是台灣暗蟬的繁殖重點區域,由於該地地形狹長,一旦中間遭到破壞便會導致全區受到影響,不過台南市政府卻計畫將砍除防風林轉做垃圾掩埋場,在地方公民和環保團體的反對下暫緩開發。
根據學者張原謀、黃文伯的研究,台灣暗蟬的雄蟲約長3到3.5公分、雌蟲約長2到2.3公分,顏色主要是淺褐色、黃褐色、橄欖綠或黑色,腹部有明顯白色粉蠟,在台灣只有牠的複眼呈現紅色,另外雄蟲只會在早晨、傍晚兩個時段鳴叫,更是牠獨特的習性,也因為在夜間鳴叫讓牠有「暗蟬」的俗名。
關於台灣暗蟬的相關研究最早可推至日治時期,因為型態的特殊性讓學者松村松年提出應設置新的屬名和物種,不過研究後繼無人,直到2003年才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確認有一群數量龐大的族群,讓台灣暗蟬能夠再出現世人面前。
▼鳴叫中的台灣暗蟬。《影/取自Youtube》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