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吃掉外來種!斑腿樹蛙成貓頭鷹美食 龍蝨則喜歡「現撈口感」

▲吃掉外來種!班腿樹娃成貓頭鷹美食,龍蝨則喜歡「現撈口感」。(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和龍蝨放養在一起的蝌蚪變態成幼蛙。(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下同。)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

外來種入侵導致原生動物面臨瀕絕危機。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發現園區內有外來種「斑腿樹蛙」,2012年號召同仁和志工組成「卻斑大隊」,每年定期進行斑腿樹蛙族群控制,並將捕獲的樹蛙充分利用,成蛙可以提供給貓頭鷹等猛禽增加食物多樣性,蛙卵、蝌蚪和小幼蛙則是昆蟲館內肉食性水棲昆蟲紅娘華、龍蝨和水蠆等動物的大餐。

每年的春夏兩季是斑腿樹蛙的繁殖期,交配後的雌蛙會在靜水域上方產下卵泡,移除斑腿樹蛙卵泡正是「卻斑大隊」的重點工作之一,取下來的卵泡便交由昆蟲館進行孵化,待卵孵化變成蝌蚪之後,就可以將蝌蚪餵食給肉食性的水棲昆蟲享用。在動物園裡圈養的這群水生掠食者當中,「龍蝨」各階段的生活史,竟也意外地和外來種斑腿樹蛙交織出許多有趣的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龍蝨科的英文名稱(Dytiscidae)源自於希臘語的(dytikos),即「可潛水」的意思,為掠食性的水棲昆蟲,成蟲可於陸地上活動及飛行。動物園表示,成蟲和幼蟲的外形大相逕庭、均以肉食性為主,對於食物的取得方式卻各有不同的喜好,據負責照養龍蝨的保育員觀察,成蟲屬於機會主義者,會採食魚蝦貝類的屍體,因此又有「水中清道夫」的稱號;幼蟲則偏愛「現撈」的口感,只捕捉活蹦亂跳的生物,一動也不動的屍體,牠可是不屑一顧的。

▲吃掉外來種!班腿樹娃成貓頭鷹美食,龍蝨則喜歡「現撈口感」。(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橙斑大龍蝨。

龍蝨的幼蟲有一對大螫,當獵物靠近時會悄悄地張開呈現備戰狀態,然後發動突擊夾住獵物,並將螫部尖端刺進獵物體內,此時大螫的功能就如同針筒一般,可以將具有麻醉及溶解肌肉成份的液體注入獵物體內,讓獵物昏厥,因此即使碰到個頭比自己要大上許多的蝌蚪,只要掌握螫札入的時機,就能夠輕鬆地「手」到擒來。

園方也說到,照養龍蝨的成蟲時,保育員會提供死亡的朱文錦及活的斑腿樹蛙蝌蚪供其選擇,但成蟲喜歡不花力氣現成的食物,所以總是優先採食朱文錦,除非食物短缺,否則很難請得動牠們親自出馬捕捉獵物,使得放養在水缸中的蝌蚪,竟扮演起幫忙吃掉剩餘食物的角色,幫忙維持水質的乾淨,蝌蚪還因此愈長愈大,有時還會變態成幼蛙呢!保育員只好將幼蛙冷凍後,再餵食給龍蝨的成蟲享用!

園方提醒,早期我們賴以為生的農田水域經常可看到水棲昆蟲出沒,但隨著人口增加,造成棲地破壞及污染等因素,野外的水棲昆蟲族群正在快速的消失中,需要人類幫忙,積極的復育。動物園自11月10日起每週五上午11點至11點15分,在昆蟲館2樓小溫室登場的動物保母講古(Keeper’s Talk),主題特別選定「水生昆蟲篇」,將由保育員和大家講述水棲昆蟲小常識及有趣的故事,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分享。

▲吃掉外來種!班腿樹娃成貓頭鷹美食,龍蝨則喜歡「現撈口感」。(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移除斑點樹娃的卵泡是「卻斑大隊」的重點工作之一。▼龍蝨的卵。

▲吃掉外來種!班腿樹娃成貓頭鷹美食,龍蝨則喜歡「現撈口感」。(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吃掉外來種!班腿樹娃成貓頭鷹美食,龍蝨則喜歡「現撈口感」。(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龍蝨的幼蟲。▼龍蝨的幼蟲利用一對大螫捕捉獵物。

▲吃掉外來種!班腿樹娃成貓頭鷹美食,龍蝨則喜歡「現撈口感」。(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更多精采影片。

關鍵字: 貓頭鷹猛禽班腿樹娃龍蝨外來種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