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祐寧化身動物攝影師。(圖/動物星球頻道提供,下同)
記者李春棉/綜合報導
非洲草原上的動物一直是人們著迷的對象,然而有不少關於牠們的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解答。藝人楊祐寧因曾親赴非洲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深刻體會保育急迫性,尤其是大象、犀牛等因人類破壞即將瀕絕,也因此特別邀請大家共同透過生活微小的改變,維護動物和人類共同生存的家。
擔任《動物星球》頻道大使的楊祐寧,這回特別化身動物攝影師,邀請觀眾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野性之美。只見他影片中,小心翼翼地躱在草叢中捕捉獅子的身影,秉著氣息,快速按下快門, 只為了捕捉精采瞬間。
▲與身形等高的象鼻子可以吃到矮樹叢頂端的新葉。
▲大象與人類有個共通點就是只要有水和食物即可以更換棲地。
▲公象離開當家母象率領的象群時_有兩條路可以走, 孤單過活或者和其他象群結盟。
熱愛動物的楊祐寧也接受節目的野性大考驗,像是非洲五霸、班馬是黑底白紋或是白底黑紋,還有哪個動物跑起來時有達到130公里,以及魚狗是魚還是狗通通難不倒,就連問到北極熊的皮膚是黑色也答對。而當被問到老虎何時會發出呼嚕聲,他則打趣地說,「看到逗貓棒的時候!」
▲人類對象牙跟犀牛角的渴望,入侵了牠們的地盤,大型的食肉動物快要消失了,穿上泥巴外殼的犀牛,可能正在想像未來可怕的那天,你以為遇到了龐然大物,到頭來卻是一場空,眼前只剩一塊沾滿泥巴的大石頭。
▲白犀牛的體型是黑犀牛的兩倍,牠們出現時間晚了幾百萬年,在第四紀晚期這兩種犀牛的眼睛都很小,而且在臉頰很低的位置,牠們靠聽力來彌補糟糕的視力。
該節目還特別聚焦在大象、犀牛與河馬,這些地球上的龐然大物,是動物祖先在演化過程裡,做出的極端選擇下的物種。大象一天要吃150公斤食物的大象,在體型外觀上,發展出抓握能力很強的鼻子,用鼻子解決覓食、呼吸、交換訊息,以及龐大身軀帶來的大小問題。
▲河馬是與眾不同的動物,不管是體型、水陸兩棲的特性,還有那種看起來矛盾且大部分是個謎的生活方式,晚上河馬獨自在河岸邊吃草,到了白天又會找同伴相聚。
▲牠們討厭泥濘的河岸,對家園還有另一項要求就是水深要有1.5公尺,牠們才能完全浸在水裡,通常十幾隻左右的河馬會住在一起,地位最高的公河馬負責管理。
▲早上,一整晚在岸邊吃草的河馬,終於展現大型草食動物的真面目,牠的身體就像個大桶子,下面有四根短柱子,支撐兩到三噸的體重。
表皮沒有汗腺的河馬,多半將龐大的身體浸泡在河水裡, 細緻皮膚容易脫水,因此發展出了水陸兩棲的神秘習性;犀牛則是大近視眼, 不論是黑犀牛或白犀牛眼睛都很小,而且在臉頰很低的位置,牠們靠聽力來彌補糟糕的視力,拜牠們代謝極慢所賜,因笨重、不愛動,成為荒原中冷漠的一群。 想知道知道更多牠們在原野上社群關係,請鎖定《野性八點:野地巨星》節目。
【你可能也想看】
►2mins不鬆口!海豹曬太陽「遭未牽繩狗」狠咬 結局令人心碎
►散步聽狗群狂吠!「粉紅幼獸」縮木頭堆哭 獲救3個月蟻窩整組搬
►走失尋回像換了一隻鸚鵡 牠妙答「在這家就是小綠」…媽瞬間參透
►鋼索勒脖狂掉淚!「5公尺高古老巨獸」擋車求援 獲救後跳著離開
►等不到我可先離開!愛犬視訊完才斷氣 1年後全家感覺…回來了
▼更多精彩影音。
【你可能有興趣】
★不愛洗澡也清爽的秘訣!毛孩專用清潔型保養品★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