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綠水龍繁殖力強,對生態環境嚴重影響。(圖/新竹縣府提供)
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
兇猛綠水龍(又稱亞洲水龍)在新竹縣北埔鄉現蹤跡!新竹縣政府接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通報,有民眾在北埔溪流沿岸發現外來物種綠水龍,縣府去年7月已委請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巡查並協助移除,為避免繁衍擴散,縣府再爭取林務局計畫經費核定補助37.5萬元,辦理接續調查及移除工作,截至去年底為止,共捕獲528隻亞洲水龍,未來縣府將持續爭取補助、研擬移除計畫,積極移除外來種,保護生態環境。
新竹縣政府農業處長范萬釗說,外來入侵物種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所以縣府接獲通報就立即聯合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調查北埔鄉該處溪流沿岸,所發現的綠水龍各種體型大小都有,截至去年12月共執行21次調查及移除工作,出動39組工作小隊移除,共移除528隻綠水龍。綠水龍屬雜食性動物,會捕食台灣原生的攀木蜥蜴、樹蛙、蛇類、甚至小型哺乳類,掠食能力強大,可能在入侵地造成原生物種威脅,對於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綠水龍屬雜食性動物,會捕食台灣原生的攀木蜥蜴、樹蛙、蛇類、甚至小型哺乳類,掠食能力強大,可能在入侵地造成原生物種威脅,對於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亞洲水龍原產地為東南亞,於台灣為外來入侵種,屬大型綠色蜥蜴,成體全長大約60至100公分,尾部長度為體長的2到3倍。通常出現在人為干擾度低的低海拔森林溪流、瀑布區半水棲,白天常在溪流附近90至300公尺範圍活動,夜間則會群聚在溪流周遭植被休息。
范萬釗指出,綠水龍主要繁殖期及產卵期在每年5月及6月,調查人員解剖8月調查期間捕獲的成體時,發現體內有數十顆蛋,顯示繁殖力十分驚人。縣府今年已研擬提出調查移除計畫,持續透過調查,進一步有系統地移除,有效地阻絕其繁殖,減少綠水龍在新竹縣的擴散機會,確保殘存族群不會死灰復燃。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劉創盛提到,會員協助移除綠水龍時,也遭咬傷,曾經有2組人馬,1天就捉到48隻,雖然不確定是人為棄養,但若不移除就會造成生態浩劫,嚴重威脅台灣原生種,協會會配合縣府調查工作,盡速協助移除。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