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貘「貘克」18日猝逝,20日將近病裡解剖。(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記者闕雁琳/綜合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區馬來貘「貘克」18日猝逝,將在20日進行解剖確認初步死因,至於貘克的遺體後續會如何處置、是否會做成標本?動物園表示,標本有研究教育的功能,會先了解是否有留樣本的需求,像是頭骨或是毛髮之類,「該留的樣本會盡可能去留。」
7歲9個月的貘克出生於捷克布拉格動物園,生前並無其他病史。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相較於捷克的環境,台灣的環境應該相對更適合熱帶動物,但熱帶來的動物不代表牠可以放在太陽下烤,牠們的生活環境可能有遮蔭、有溪流,也可能有濕地,而動物園會依照馬來貘的原生環境,盡可能以功能性為主幫動物們設計好。
曹先紹指出,動物園與布拉格動物園有保持密切聯絡,貘克過世的消息已經通報給布拉格動物園。一般來說病症比較奇特的狀況,動物園會嘗試從國際網路上去找到資料,不過貘克的病程太快,從發現牠有些精神倦怠到離世約3天,加上台灣跟布拉格動物園時間差6個小時,「短時間內連問都來不及,每個時間點牠的狀態都不太相同」。
▲貘克生前並無其他病史。(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至於貘克是否會做成標本,曹先紹說,標本典藏研究教育功能,園方會檢查馬來貘的物種,是否需要牠的頭骨,如果有這樣的需求,園方也需要跟病理解剖的老師做溝通,「有的病理解剖像是檢查腦部有沒有病變,顱骨是需要切開的,一旦切開跟保留下來,這中間需要做溝通。」
曹先紹提到,留樣本主要是有研究上的需求,或是後續教育的目的,像是在教育中心,除了看課本上的描述,實體上可以眼見為憑,甚至可以觸摸到不同造型的哺乳頭骨,「哺乳動物頭骨是鑑定物種上非常重要的依據,既然是教育局下的單位,我們也是博物館群的夥伴,有基本責任,如果真有必要(保留樣本),會盡可能的去留。」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