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小組/綜合報導
台灣獼猴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將近30年,族群數量穩定成長,同時也造成許多人猴衝突。農委會年初召開「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專家會議」,專家初步達共識認為,台灣獼猴族群的數量估近30萬隻,建議可從保育類類降為一般類動物。林務局今日再度召開會議,將確認台灣獼猴是否會從保育類降級除名。
▲林務局今開諮詢會議討論是否將台灣獼猴從保育類中除名。(圖/林美吟」授權提供,下同)
台灣獼猴被列為第三級保育類動物,但這幾年來人猴衝突不斷,甚至讓許多農民不滿。農委會今(25日)將召開野生動物諮詢委員會,由政府單位、學界和保育團體等,對保育類動物名通盤檢討並做出決議,是否將台灣獼猴從保育類中除名。
對於農委會有意將台灣獼猴降為一般類,保育人士相當憂心,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班學生、台灣獼猴吱吱黨發言人林美吟曾在受訪中提到,「在台灣獼猴仍是保育類的情況下,就發生獼猴被毆打吐血、毒殺等等情況,更何況被降為一般類野生動物?」而人猴衝突的解決方式應該是去理解農民的需求,而不是去處理野生動物。
▲保育人士擔憂,若將來發生瀕危,恐要花費更多力氣挽救。
林美吟曾提到,「林良恭教授所提到的數量統計,全台灣獼猴數量約在20萬至30萬隻左右,是來自於2013年的調查報告,而這份報告是依據13年前的文獻,估算全台灣的獼猴族群量約為10404群,再以平均每群20至30頭數來相乘粗估計算,這個估計值並非是長期駐點調查所得來得數據,誤差值可能非常大。」台灣獼猴保育等級應否「調降」備受各界關注。
林務局透露,此次會議不是特別針對特定動物,而是保育動物名錄每2年會通盤檢討一次,經專家會議評估,考量到台灣獼猴族群數量穩定,面臨威脅減少,綜合考量後才建議將獼猴從野生保育名錄移除降級。即使台灣獼猴從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還是會受到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保護區等規範,不能隨意獵捕,須是基於學術研究、危害人命或農作,否則獵捕一般類野生動物還是有6萬到30萬元罰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