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資料照。(圖/特生中心提供)
文/朱奕翰
原意為「英雄」的「托瑪斯」,是布農族語的台灣黑熊。台灣黑熊和台灣這塊土地的人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曾經,台灣黑熊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霸主,流傳著許多傳說故事,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崇高、神秘的形象。但你真的了解牠們嗎?讓我們來一窺究竟吧!
台灣黑熊的家在哪?
台灣黑熊的分布範圍從海拔300到3700公尺,在其他國家的黑熊甚至有到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紀錄,可見牠們的適應力很強, 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海拔1000至2500公尺,且人跡較稀少的地區,1000公尺以下的低海拔地區則較少見。
台灣黑熊會冬眠嗎?
身處於溫帶地區的熊類,例如棕熊、美洲黑熊,由於處於冬季嚴寒、食物匱乏的環境,這些熊類會在秋季時,儘早大量攝取食物,將能量轉換成皮下脂肪儲存,以便進入冬季時可以維持冬眠狀態,降低活動量,減低身體不必要的熱量支出。然而,生長於熱帶地區的台灣黑熊,即便在冬季,依然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可以取得,所以不需要進入冬眠狀態。
▲台灣黑熊資料照。(圖/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
遇到黑熊時,我要逃跑嗎?
遇到黑熊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千萬不要尖叫或奔跑,甚至做出任何較大的舉動,以免黑熊因為感覺被侵略而做出攻擊的行為。接著,冷靜地觀察一下四周的狀況,確定離開的路線,再緩緩地、慢慢地倒退離開。一般來說,黑熊看見人類會閃得遠遠,但若是遇到母熊帶著小熊時,母熊則會為了保護小熊而做出攻擊的舉動。因此,若在野外看見小熊時,千萬不要覺得小熊可愛而逗弄牠,應盡速遠離,給彼此一些空間,避免遭受附近的母熊攻擊而造成危險。
黑熊傳說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托瑪斯的誓約:台灣黑熊〉一文,黑熊與布農族人的生活其實密切相關。有個傳說故事是這樣的:布農族婦女僅需一粒米就能煮一大鍋飯,但有個婦女卻因懶惰,所以將整袋米倒進鍋中,沒想到煮出來的米飯數量多到幾乎淹沒了房舍。這時來了隻黑熊,幫忙把米吃完,阻止了這場災難。這個故事主要告誡族內婦女勤於家事,別為了一時惰性釀成大禍;而東埔地區的布農族人曾發生因為熊肉太好吃,配著小米卻忍不住將糧食都吃光的故事,因此族人一直把黑熊視為貧窮的象徵。由這些傳說,可窺知布農族與黑熊是非常貼近的。
另外,在同一篇文章中也提及,在許多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中,獵捕黑熊必須承擔古老的詛咒並付出應有代價。好比在布農族中,若獵人不慎捕到黑熊,須待小米收成方能重回部落;在排灣和魯凱族中,則相傳捕捉黑熊會招來疾病。原住民不論從文化、禁忌、教誨乃至於歌曲,都帶有許多黑熊的元素,再再顯示原民文化中,黑熊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呂軍逸(2012/10/23)。托瑪斯的誓約:台灣黑熊。取自環境資訊中心
(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
(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
★「動物當代思潮」由台南大學吳宗憲老師召集學者及夥伴所組成。透過各種方式將涉及動保議題的「動物保護學」、政策與法律等,進行跨域討論、交互檢證。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動物當代思潮」臉書、「動物當代思潮論壇」網站。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