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世賢/基隆報導
人類有白化現象,而海洋生物也有!位於基隆的潮境智能海洋館C區,收容一尾體長近1米長相奇特的「錘骨雀鱔」,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魚之一,有扁平的吻部與尖牙,形似鱷魚,因長相似鱷魚又名鱷雀鱔,俗稱幽靈火箭、鱷魚火箭等。海科館表示,這尾身軀潔白如雪,全身白化機率十萬分之一,在台灣非常稀有。
▲基隆海科館收容1隻罕見「活化石」白化鱷雀鱔。(圖/基隆海科館提供,下同)
海科館表示,錘骨雀鱔為外來品種,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魚之一,自侏羅紀晚期就在地球上一直生生不息,其外表和習性幾乎沒有改變,因此也被稱為「活化石」。原生地區分布在墨西哥或美國佛羅里達洲沿岸河流或河口,早期為可准許進口的觀賞魚,現為維護本土物種和避免生態造成破壞,目前已被列為限制輸入的魚種。
▲白化鱷雀鱔具黑色素的眼睛。
錘骨雀鱔為淡水魚種,主要以魚類、甲殼類、水生無脊椎動物等為食,因其獨特的外觀和生活習性而深受人們喜愛,也曾在飼養大型觀賞魚類的風潮中備受觀迎。但鱷雀鱔的最大體長可達3公尺,在成長過程中,飼養需給予足夠活動空間,且進食量大,民眾往往無力飼養而棄養或放流,此即易造成台灣生態平衡。
海科館表示,這尾白化的錘骨雀鱔,已飼養一年多,當初是民眾捐給海科飼養與收容。海科館的飼育解說員邱憶群也分享,平常照料這尾俗稱白化幽靈火箭,會餵食朱文錦跟蝦,雖說此種類生性兇猛,但館內這隻錘骨雀鱔進食的動作卻頗為秀氣。
▲白化鱷雀鱔酷似鱷魚的正面。
海科館研究人員提到,白化症(albinism)或叫完全白化病(complete albinism)為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在觀察其成因時通常會用眼睛的顏色來作為判斷,如果個體的眼睛像小白兔一樣是紅色的,就是遺傳個體的白子;若個體眼睛是黑色的表現,就是基因突變的白化個體。科學家懷疑,科學家懷疑與環境因素的重金屬影響基因的改變有關。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表示,白化症的個體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反而容易被掠食者發現,不能回到原生地,而不當的生物棄養,對自然生態是負擔。而這生物白化現象,要特地去找,都不一定找得到,此經由海科館的收容後,可以成為最佳的教材,成為認識生物多樣性的教材。
▲白化錘骨雀鱔(鱷雀鱔)。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