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韋辰/採訪報導
請勿騷擾野生動物!屏東旭海海灘連續四天有民眾直擊「海豹出沒」,更錄下牠可愛爬進海裡的畫面,今又傳出疑似還有另外一隻幼體。由於屏東出現野生海豹很罕見,馬上吸引許多人到場關心,大家都想親眼目睹。對此,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擔心野生動物遭騷擾,呼籲民眾不要太靠近,務必要保持「50公尺」以上的距離,一起保護珍貴的海洋動物。
屏東縣政府動物保護及保育科李姓科長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透露,對於民眾說有看到第二隻「身上帶著斑點的小海豹」情形,有派員到場了解,可惜沒有看到海豹蹤跡,也不確定民眾看到的會不會就是同一隻。由於這頭野生海豹並未出現擱淺,或是受困、受傷等情形,基本上是不會主動干預與處理,會讓海豹自由行動,不過這次事件也看到當地已有民眾圍觀,感到非常憂心。
▲目擊者在海灘看到野生海豹,直呼好驚奇,趕緊錄下珍貴的畫面。(圖/潘姓民眾提供)
李姓科長表示,雖然海豹在屏東出現很特殊,會吸引大家想要去看,但此舉可能不太好。李姓科長解釋,野生動物在非棲地發現的事情在各地都有發生過,但希望民眾不要跟海豹距離太近,一定要保持距離、不要太過靠近,過多的騷擾對野生動物都不好,建議一定要保持在「50公尺」以上的距離。同時縣府也已派員到場關心,將持續觀察是否需要舊傷協助。
▲這是屏東海生館的港灣海豹「夏綠蒂」。(圖/屏東海生館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李姓科長也提到,經過海生館專家的判斷,推測海灘上出沒的海豹應該是「港灣海豹」,由於目前的照片與影片偏模糊,因此無法直接肯定。此次屏東出現海豹的事情,海生館也回應非自家逃出的海豹,也認為在屏東現蹤實屬罕見。
海生館也分享,海豹是海洋中的哺乳動物,屬於鰭足類生物,除了四肢特化成鰭狀之外,和其他鰭足類生物較大的區別是海豹沒有外耳廓,而且在地面上只能爬行移動,海豹的食物主要為魚類和頭足類,通常會棲息於港灣或沿海岸線,有時也會到岸上休息。一般來說,牠們通常會棲息在熟悉的環境。
▲海豹:我沒有逃出去啦!(圖/屏東海生館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