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崑福、趙蔡州/屏東報導
過往被當作寵物飼養的綠鬣蜥,多年前遭人棄養放生到野外,然而綠鬣蜥在台灣沒有天敵且氣候適合,導致族群迅速擴散,屏東縣更是綠鬣蜥入侵的重災區,幾乎全縣淪陷,數量多到宛如變成「侏儸紀公園」,去年捕捉量甚至達到3萬4002隻創歷史新高。
▲綠鬣蜥在台灣野外繁衍,尤其台南、高雄及屏東最為嚴重。(示意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綠鬣蜥原產於中南美洲,因為外型相似酷斯拉,加上性情溫和易於飼養,在寵物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然而許多人購買時未評估成體會達2公尺,導致綠鬣蜥被大量棄養,由於是外來種,在台灣沒有天敵,加上氣候適合、每次繁殖可產20至70顆卵,迅速在台灣野外繁衍,尤其台南、高雄及屏東最為嚴重。
綠鬣蜥入侵造成的危害,包含挖土的習性會破壞河堤、農田或其他基礎設施,衍生電線短路停電、道路塌陷或堤岸侵蝕、雜食性以植物的葉、嫩芽、花、果實及雛鳥、小型哺乳類、魚塭小魚蝦等動植物為食物,啃食農作物並與原生物種競爭,造成農業、觀光、食物與生物安全威脅,嚴重影響本土生態。
▲屏東縣近年努力移除綠鬣蜥。(圖/屏東縣政府/下同)
對此,屏東縣府農業處2018年開始移除綠鬣蜥,2019年首創「移除獎勵計畫」,讓民眾「獵蜥」換取農產品,除了鼓勵民間發揮力量外,也雇用廠商或綠鬣蜥達人到野外獵捕,每年獵捕到的綠鬣蜥數量非常驚人,且呈上升趨勢,尤其是2023年全年捕捉量達到3萬4002隻,創歷史新高。
有獵蜥移除團隊近日前往萬丹、新園等重災區,從白天一直獵捕到入夜,整天下來抓了近百隻,顯見綠鬣蜥氾濫相當嚴重,且抓捕綠鬣蜥十分不容易,遇上危險時會激烈掙扎,導致團員們長期下來雙手、手臂滿是傷痕,甚至有團員的手指骨頭遭咬碎,且穿梭在野外樹林中,還必須忍受蚊蟲及毒蛇攻擊,作業過程十分艱難。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動保科,由於屏東縣幅員廣大,政府在捕捉能力上面不太可能完全足夠,所以才會制定兌換農產品等獎勵方式,一方面動員民間力量一方面也可以推廣農產品,政府也會繼續編列預算,請專業人士持續移除,希望能遏止綠鬣蜥擴散。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