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欲飛的大紅鸛幼鳥。(圖/呂宏昌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提供)
記者邱美婉/綜合報導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1月5日下午接獲羅姓鳥友通報,於林邊溪口發現一對尚未成熟的「大紅鸛Greater Flamingo」(Phoenicopterus roseus)幼鳥。野鳥學會林世忠理事長表示,目前為止台灣尚未有觀察到大紅鸛的公開發表記錄,並呼籲大家觀賞時不要太逼近幼鳥,也不排除商請有關單位前往關切人鳥的和諧與安全!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林世忠與屏東縣野鳥學會吳正文理事長各自佇立於林邊溪口南、北岸堤防上,透過望遠鏡觀察這兩隻大紅鸛幼鳥悠然覓食的畫面,尚未成熟的大紅鸛幼鳥,全身僅腋下略帶紅色,是年初於林邊溪發現的個體。大紅鸛雖然分布於遙遠的中亞,但近年的新記錄種如細嘴鷗Slender-billed Gull (Larus genei)的分布範圍與大紅鸛相似,故這兩隻大紅鸛也很有可能是迷途自行飛來的候鳥,但仍須更多觀察記錄佐證。
▲覓食中的大紅鸛(左圖個頭較小的白鳥為小白鷺)。(圖/呂宏昌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提供)
▲尚未成熟的大紅鸛幼鳥,全身僅腋下略帶紅色。(圖/柯木村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提供)
紅鸛科所有鳥類均屬於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的鳥類,同時也受到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護,屬於第二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保育類),非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買賣或在公共場所陳列、展示,人工飼養的個體也不可任意釋放。林務局保育組則表示近10年臺灣並無引進任任何紅鸛科鳥類的記錄,經詢問台北市立動物園與高雄壽山動物園等公民營單位近年都無相關的記錄。紅鸛科的鳥類相當長壽,如大紅鸛在澳洲的動物園就有75歲的記錄,就算這10年間無進口記錄,但也很難排除其他民營單位私下繁殖並逸出的可能。
此外社團法人屏東縣野鳥學會吳正文理事長也於林邊溪口觀察到4隻魚鷹、6隻黑鳶與4隻黑面琵鷺等保育鳥類。由於溪口泥濘且受潮汐影響,故觀賞時還需注意潮汐漲退與自身安全,亦請大家保持安全距離,勿對大紅鸛、魚鷹、黑鳶、黑面琵鷺造成壓力。
面對賞鳥人追逐迷鳥的誘惑力,協會預期拍鳥人士將願意扛著重達1、20公斤的鏡頭獵取更晰利、爆框的畫面,但事實上不需踏入泥灘地就可在堤防上透過望遠鏡清楚的觀察到大紅鸛覓食的畫面。為了避免深陷泥灘地的窘境,野鳥學會提醒拍鳥人士善待遠來的「迷鳥」,不要逼近大紅鸛幼鳥,不排除商請有關單位前往關切人鳥的和諧與安全!
▲大紅鸛。(圖/趙宏裕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提供)
相關鳥類、賞鳥事項說明:
魚鷹與黑鳶都屬於第二級保育類,而黑鳶在臺灣屬於留鳥,目前可能受到棲地減少、實務短缺、非法獵捕與農業毒害等因素影響,保守估計全台數量應不超過500隻;而黑面琵鷺更屬於一級保育類,30年前數量不到300隻,近年來數量接近3000隻,而台南地區每年冬季都有全球60%以上的族群量度冬,屏東的河口地帶雖然零星有記錄,但並不穩定。
本週末(1/17、18)中華鳥會將會於全國進行黑面琵鷺普查,全球同時計算黑面琵鷺的數量,屏東林邊溪口將會納入普查地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