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4億年前最大脊椎動物 頂級掠食者「鈍齒宏頜魚」

鈍齒宏頜魚(正在獵食者)復原圖。(圖/取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Brian Choo供圖,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經過近8年持續不斷的野外考察與發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研究員團隊,在雲南曲靖市麒麟區瀟湘動物群發現目前為止「志留紀」最大的脊椎動物:一種被命名為鈍齒宏頜魚的硬骨魚。

《中新網》報導,現有證據顯示,4.23億年前的鈍齒宏頜魚體長可達1.2公尺,在食物鏈中佔據較高的位置,可能是脊椎動物家族中最早的頂級掠食者。這是繼夢幻鬼魚、初始全頜魚之後,朱敏團隊在志留紀瀟湘動物群的又一重要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月12日最新一期出版的《自然-科學報告》雜誌報導,雖然目前鈍齒宏頜魚只發現兩塊下頜骨和一塊上頜骨標本,但對其展開的詳細研究卻為脊椎動物的早期演化及古環境演化提供關鍵性證據。

朱敏表示,志留紀4.23億年前的鈍齒宏頜魚下頜長10多公分,按夢幻鬼魚和其他完整保存的早期硬骨魚身體比例計算,其體長應超過1公尺,最大的可能達到1.2公尺左右,遠超過之前發現的所有志留紀脊椎動物,否定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以前不存在大型脊椎動物的論斷

最近一些古植物學研究也顯示,截至志留紀晚期,陸地維管植物已相當繁榮。這些發現都支援古灰燼證據所顯示的氧氣含量變化模型,即古生代氧氣含量增高事件發生在約4.2億年前的志留紀晚期。

在傳統觀點描繪的圖景中,志留紀的水域為無脊椎動物所統治,小型的無頜甲胄魚和最早的有頜魚類,在捕食性的巨型頭足類和海蠍的陰影下生活。瀟湘動物群提供的證據顯示,最遲在志留紀晚期,當時地處赤道的中國雲南已經存在一個欣欣向榮的魚群。有頜脊椎動物已經分化出許多類群,佔據多個生態位,有些體型已經相當碩大,「魚類時代」也許可以前推到志留紀。

朱敏說,「瀟湘動物群的發現與研究,將繼續大大改變我們對整個脊椎動物早期演化歷史的認識。」

關鍵字: 鈍齒宏頜魚志留紀硬骨魚瀟湘動物群雲南化石考古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寵物動物熱門新聞

收容所貓「肉掌抓玻璃」哀求:給我一個家

流浪小橘消失!幸福貓公告曝現狀

虎斑鑽門縫卡住 黑腳腳魔性亂踢

保育類熊鷹春天築巢育雛畫面曝

吃「整塊好市多蛋糕」累趴 貪心負鼠爆紅

柴犬想去公園玩 累到度估還硬撐

奴才裝電線保護套 喵皇當新玩具興奮飛撲

法鬥乖乖上床睡覺 還自己躺枕頭

隨手拍到喵星人「瞳孔放大瞬間」

床位夾毛毛後腦勺 喵陪爸躺枕頭酣睡

台灣黑熊玉山趴趴走 遇到牠請做2動作

鐵龍突伸出毛掌拍拍安慰 男爆哭:愛貓回來了

比人類還閃 女和男友同居「2貓上演偶像劇」

傑克羅素愛撿樹枝 比身長也要拿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