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 衝了!天天集氣Switch等你帶回家
  • 按下集氣鍵 周周抽百項好禮

常撓同地方、紅腫脫毛、起小點 毛小孩「五大」皮膚問題

文/PetTalk

毛小孩的皮膚疾病一直是所有毛爸媽們最擔心的也是疑惑最多的問題,PetTalk愛寵團隊時常看到毛爸媽們詢問各種有關毛孩皮膚疾病的種種疑問,甚至時常搞混很多相似的皮膚病,其實犬貓會因為品種與膚質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獸醫師治療時也會根據這樣的差異去做治療。

皮膚疾病是常見的問題而且種類族繁不及備載,如果毛爸媽們發現毛小孩時常撓同一個地方,或是某部位起小點, 紅腫脫毛,就需要注意是否有皮膚病的問題,我們比較常見的皮膚病大致上可以分為下面五種。

1、真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真菌又稱為癬,是真菌感染皮膚、毛髮、爪子後引起的皮膚病,是導致毛小孩皮膚病的原因之一,真菌感染會出現局部皮膚脫毛、斷毛、身體上會有一塊一塊的紅腫,真菌的感染率很高,若是要準確地知道是否感染,必須到獸醫院檢測。若沒有妥善治療,在長期真菌感染下,容易感染蟎蟲,嚴重的話會影響狗狗的外觀與健康。

2、外寄生蟲

跳蚤、壁蝨是很容易被發現的皮膚病,也是最難處理的皮膚病之一,他們雖然主要是寄生在狗狗的體表、股內側,但是這些寄生蟲的繁殖力非常強大,若不徹底根治會造成毛小孩各種併發症,感染外寄生蟲,會導致毛小孩身上皮膚發紅搔癢、產生皮屑與脫毛,若感染的是耳蟎時,會有咖啡色的分泌物,搔癢時毛小孩容易將耳廓抓破,所以日常的梳理毛髮與定期除蟲是絕對必要的功課唷!

3、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搔癢的部位包括:臉部、眼睛周圍、耳朵、嘴角、下巴、耳翼、腋下、兩側腹部、腳部肉墊趾縫中、大腿內側、肛門與外陰部等部位,嚴重時還會擴及到全身,最主要的就是會出現對稱性的皮膚患部,若出現上述這些部位的掉毛、皮膚紅腫、毛孔粗大增厚現象時,不妨檢查另外一邊對應的部位是否也出現皮膚患部,大小可能不一致,但是總是會找到相同部位的皮膚過敏患部,這時就要注意小心,毛小孩可能罹患有過敏性異位性皮膚炎了,需要盡速就醫,並且依照醫師建議做治療與後續保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4、毛囊蟲症

毛囊蟲是一種寄生在皮膚或是耳道常見的寄生蟲,經由交叉感染傳播,是最難纏也是最難醫治的皮膚病。毛囊蟲症發生的位置可能是局部或全身,而且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皮膚症狀,像是脫毛或禿毛、皮膚紅腫、皮鱗屑增加、丘疹、乾癬等,而且毛囊蟲正容易引起其他併發症,如果出現其它細菌或黴菌併發症感染時,也會出現膿包、搔癢、色素沉澱、結痂、潰瘍等等。

毛囊蟲症通常是在毛小孩身體狀況不好、免疫力出現較容易被感染,比如內寄生蟲的感染,營養不良,緊迫壓力(發情、懷孕、手術後、長途運輸後)...等。在中老年犬隻,潛在的疾病或醫療所造成的免疫力低下,包括腎上腺亢進症,甲狀腺低下症,糖尿病,腫瘤,或免疫抑制藥物的使用...等,也可能會造成毛囊蟲的爆發。因此,一但有毛囊蟲症的皮膚狀況,務必即刻就醫,遵循醫師的治療方針。

5、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會導致毛小孩的皮膚毛髮變得很油膩、皮屑脫落、皮膚紅腫的症狀,這種疾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性,有時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出現該皮膚病,患有脂漏性皮膚炎還會引起其他的併發症,像是:過敏、分泌異常、賀爾蒙異常等,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病,當油脂分泌不平衡時,導致皮膚健康受損就會引發脂漏症,在這樣容易引發各種併發症的皮膚疾病,會請毛爸媽們優先治療脂漏性皮膚炎,避免引起更多的併發症。

皮膚病的成因非常多,多到甚至可能無法正確的分類,但是預防這些皮膚疾病的問題其實一點都不難,毛爸媽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小功課,像是每日的梳理、定期的美容洗澡、環境的整潔通風、飲食均衡等基本的概念掌握住,毛小孩就比較不容易患有疾病,毛爸媽們要記得預防勝於治療。

★本文經「PetTalk 說寵物」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上「PetTalk:說寵物」臉書

關鍵字: PetTalk:說寵物皮膚疾病王耀鴻醫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寵物動物熱門新聞

海獺炫耀石頭 放岸上給漁民欣賞

保姆汪舔頭哄嬰 貓皇參一咖洗狗

鸚鵡偷咬奶汪腳 牠「邊吃邊哭」

歡迎客人帶寵物 他見2匹馬看傻

找15年前走失愛犬!飼主懸賞30萬

橘貓搬家失蹤 3周後在「沙發內聽到喵喵聲」

馬兒靠自重壓壞欄杆 帶愛人約會

男凌晨發現 貓咪「摸黑看健身節目」

小屁貓偷菠菜 還知道要挑洗好的

維修師傅來了 白柴拿最愛玩具討摸

約克夏墜高樓 樓下女鄰居「紙箱神救援」

5年過後2貓變胖!瞬間超越黑貓

床改方位 狗狗突然「不會睡覺」

隨手拍到喵星人「瞳孔放大瞬間」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