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李寰瑋/綜合報導
「驚蟄」(5日)是萬物甦醒的日子,熱鬧的「蜓季」即將開始,雖然目前氣候還不太穩定,但蜻蜓目的昆蟲已經悄悄開始活動了!廣義的蜻蜓包含了蜻蜓和豆娘,對此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可以透過三個簡單、快速的「小撇步」來分辨牠們,包含觀察成蟲的複眼、成蟲休息時翅膀開闔的方式,以及成蟲體型的胖瘦。
▲蜻蜓停棲時雙翅平放在身體兩側。(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部分豆娘停棲時雙翅豎起在背方。(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蜻蜓目的昆蟲包含了「蜻蜓」和「豆娘」兩大家族,全世界已知的蜻蜓目昆蟲共有39科近7000種,而臺灣目前已確認的種類則共有13科160種。動物園表示,可以透過三個簡單的方法快速判斷,包含「觀察成蟲的複眼」、「成蟲休息時翅膀開闔的方式」,以及「成蟲體型的胖瘦」。
▲豆娘前後翅形狀相似(上2),而蜻蜓前後翅形狀不同(下2)。(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蜻蜓的複眼較大,兩眼間距離相近或相連;豆娘的複眼則較小,分別長在頭部的兩側,看起來就像啞鈴一樣。而蜻蜓前後翅的大小和形狀不同,停棲時會讓翅膀平展於身體兩側;豆娘前後翅的大小和形狀相似,停棲時大部分種類的翅膀皆會在背後豎起。另外,蜻蜓的身型較胖,胸部及腹部都比較粗壯;而豆娘身型則相對嬌小,腹部也十分纖細。
▲豆娘複眼左右分離(上),而蜻蜓複眼相連(下)。(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蜻蜓目的稚蟲生活在水中,被通稱為「水蠆」,豆娘水蠆的腹部末端有2-3片尾鰓,可以幫助他們在水中呼吸及游泳;蜻蜓水蠆則不具尾鰓,有的種類腹部末端有尖銳的肛錐,可以用來抵禦天敵。而蜻蜓與豆娘無論是成蟲或水蠆都是優秀的捕食者,成蟲具飛行能力,能夠在空中捕捉各種昆蟲;水蠆則會捕捉水中的水生昆蟲、小魚或蝌蚪。
▲蜻蜓水蠆沒有尾腮,靠體內的直腸鰓呼吸。(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豆娘水蠆腹部末端具有3片幫助活動和呼吸用的尾腮。(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表示,之後園內各個動物戶外活動場周圍的水池都可見到蜻蜓與豆娘的蹤跡,而簡單的分辨昆蟲教學影片經上傳至網站後,也讓網友大讚,「既可欣賞大自然的美又可增長知識」。
▲樹穴蜻蜓雄蟲正在羽化。(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你可能也想看】
「貓控」薩摩耶癡情搖尾求主人幫領養貓咪作伴 網直呼:是真愛!
▼更多精彩影音
★防蚤抗菌好噴霧!居家旅行、保護毛孩必備道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