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貓家庭經常有「一言不合就開打」的場景發生。(圖/Pexels,下同)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多貓家庭一定很常出現這樣的場景,本來貓咪們和和氣氣,每天都會親親抱抱,某一天開始突然看彼此不順眼,整個狀態就像是「解除好友」。這時候鏟屎官就要注意了!這些情境不是貓咪情緒不穩,而是「地盤分配」出了問題!
國際知名貓行為學家、《My Cat from Hell》節目主持人,也是《The Cat Whisperer》一書作者 Mieshelle Nagelschneider指出,其實在多貓家庭中,「沒有什麼『老大』(alpha cat)這回事」,貓咪之間的社會階層,完全是靠「誰在什麼時間用哪個資源地點」來排的,專業術語叫作「時空支配階層」(Spatio-temporal dominance hierarchy)。
簡單來說,今天早上9點A貓在廚房吃飯,牠就是該時段的「地頭貓」;中午12點換B貓來吃,牠就暫時變成這區老大。貓咪透過這樣「時間共享」的方式,建立彼此之間的秩序。
吃飯、喝水、上廁所都要「搶時段」?貓界也有排班制!
Mieshelle幽默比喻,「曾經是最好朋友的兩隻貓,在牠們兩歲生日那天,也可能會突然在『FB、IG上解除好友關係』。」——這可不是玩笑話,因為兩歲也正是貓咪開始建立地盤思維的關鍵期!
她提醒,如果家中資源點太集中、太少,例如五隻貓共用一碗水、一個廁所,那貓咪根本難以協調「誰該何時使用哪個空間」,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欺負、排擠、甚至噴尿標記的行為。這些都不是在亂發脾氣,而是牠們用行動表示:「這區是我的,別搶!」
更嚴重的是,貓咪如果因爲地盤壓力導致喝水不足,還可能引發健康問題。波特蘭社區大學獸醫科技教授Brad Krohn博士就警告:「維持貓咪水分攝取對健康至關重要,輕微脫水就可能惡化下泌尿道疾病、泌尿道感染,甚至慢性腎衰竭。」
家中資源大改造!讓貓咪不再互相封鎖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多貓家庭好好相處、重修舊好?Mieshelle提供一份「多貓家庭生存守則」,讓鏟屎官們不再為了想當和平使者而操碎心。
食物區:請在家中不同地點餵食貓咪,不要讓牠們像員工開會那樣「一起吃便當」。貓咪是天生的獨立獵人,分開吃才有安全感。
水碗位置:有幾隻貓就設幾個水碗,還要分布在不同房間。不要全部擠在廚房,貓咪會當成單一地盤而搶破頭。
貓砂盆數量:最佳公式就是「一貓一盆再多加一盆」,例如四貓家庭要準備五盆砂盆,而且放在不同空間,不能全塞在一處。
休息與貓跳台空間:多設幾個貓床、貓樹,最好可以東南西北分布,讓每隻貓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落chill。
抓抓板與玩具:不要偷懶想著用一根逗貓棒就想哄兩隻貓,這根本就是逼牠們向彼此開戰!玩具也盡量多處擺放,模擬「獵物滿街跑」的感覺,才不會造成資源爭奪。
Mieshelle最後也提醒,就算是家貓也都還是會保有過去野生生物的本能,野外的食物、棲息點、水源都是分散的,鏟屎官們依此設計環境,才能有效率地大大減少地盤糾紛,家裡重回寧靜祥和,讓貓咪們「重新加入好友」也才指日可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