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鶴媽媽餵食寶寶的畫面非常少見。(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一進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最先看到的就是大紅鶴,牠們擔任「迎賓大使」29年了,終於成功的自然繁殖。透過食物調整、室內24小時育雛中心的設立,及蘇迪勒颱風的巧妙助力,今年親鳥自行養育的「小灰」,已經跟著爸媽一起出來見客了。
動物園今年特別調整飼養管理模式,除了強化繁殖季的飼料配方,也特別在進出通道旁保留一個空間,讓想繁殖的大紅鶴可以24小時停留。為了讓大紅鶴能專心孵蛋、育雛,保育員將原本拿來放置工具的空間,改成適合紅鶴築巢、產蛋的室內育雛中心。
▼大紅鶴寶寶「小灰」。(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8月7日大紅鶴首度在室內育雛中心產蛋的隔天,馬上遇到蘇迪勒颱風,動物園休園3天整理災後環境,許多動物都被迫暫時留在室內欄舍,而連續幾天不能外出的大紅鶴,也只能在室內育雛中心專心孵蛋。之後,已孵蛋孵出慣性的大紅鶴,自然地停留在原地護蛋,即使保育員進去清理欄舍時也不願離開。
育雛中心的5個巢台雖然都有大紅鶴在孵蛋,但今年只有一窩成功孵化,保育員發現親鳥哺育的「小灰」比其他由4隻人工哺育的紅鶴寶寶長得更快更好,更記錄到大紅鶴媽媽從口中滴出「紅鶴乳」哺育小灰的畫面。
▼保育員劉軒宗說,「紅鶴乳」是大紅鶴媽媽的秘密武器,也是人工配方調配不出的營養成分與親情。(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
Android:https://goo.gl/MRNy3P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