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如新手爸媽般,繃緊神經、細心照顧褐林鴞寶寶。(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採人工孵化的褐林鴞寶寶,出生滿1個月又19天囉!研究人員透過蛋殼上殘留的血液進行化驗,鑑定出牠的性別是男生;由於動物園第一次以人工育雛的方式照養褐林鴞寶寶,成為新手爸媽的保育員們都繃緊神經、全力以赴,要好好照顧褐林鴞小寶寶,確定寶寶有吃飽、一切沒問題後才敢放心回家。
園方表示,褐林鴞小寶寶的體重由剛出生時的39公克,快速增加到約650公克,原本細細的雙腳發育得非常強壯,在尖爪的輔助下,已經可以牢牢地自行站在木樁上;雙翅也長出褐色的飛羽。白天的時候保育員會讓小寶寶離開育雛箱到處走動,增加活動量,看牠踏出穩健的步伐,時而轉動頭部或拍拍雙翅伸伸懶腰的可愛模樣,保育員們的心情就跟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長大般,感到十分驕傲和欣慰。
▲雙翅也長出褐色的飛羽。
31歲的褐林鴞爸爸「ㄎㄎ」是動物園資深動物代表之一,於2013年跟「寶咖咖」配對成功,由於褐林鴞是臺灣貓頭鷹家族中,體型僅次於黃魚鴞的大型貓頭鷹,由於其個性機警,行蹤向來神秘,學者們對於這類大型猛禽不太有機會進行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對於牠們野外族群的分布和生態習性等了解十分有限。所以當拾獲褐林鴞的「棄蛋」同時,負責孵化及人工育雛的保育員們,就開始分頭研究照養方式,並透過電子郵件與日本的猛禽專家們進行經驗交流;而在「棄蛋」的人工孵化期間,保育員也必須定期照檢記錄胚胎的發育狀況。
▲鳥爸爸負責捕捉獵物帶回巢中,交由鳥媽媽用尖銳的喙將獵物撕成小塊小塊餵給雛鳥。
褐林鴞的公母鳥在外觀上不易分辯,研究顯示目前全世界大部分的貓頭鷹,雌鳥在體型上會長的比雄鳥大,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逆雌雄二型性」RSD(Reversed Sexual Size Dimorphism),推論體型上的差異是為了因應育雛時的分工而演化的結果,孵化的初期通常是由鳥爸爸負責捕捉獵物帶回巢中,交由鳥媽媽用尖銳的喙將獵物撕成小塊小塊餵給雛鳥,等到雛鳥長大些,鳥媽媽才會共同加入捕捉獵物的行列,因此當公鳥的體型小較輕盈時有利於飛行;而母鳥的體型大能囤積較多的能量有助於孵蛋及育雛。
保育員每日定時定量餵食3餐,他們也必須早早進辦公室準備一天的食材,到了晚餐時間,為了縮短與下一餐的間隔,還特地延遲下班時間,從容地將小寶寶餵飽,確認一切沒問題後才敢回家。園方打趣表示,有保育員到家後還很掛念小寶寶有沒有待在保溫箱中好好睡覺,相信這些患有「分離焦慮症」的保育員,隨著雛鳥長大獨立後會自然痊癒的。
▼在尖爪的輔助下,褐林鴞寶寶會牢牢地自行站在木樁上
▼更多精彩影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