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魚類會產生群體行為,同時幾百條魚沖向鯊魚抓癢。(圖/達志影像,下同)
實習記者林詩婷/綜合報導
鯊魚是許多魚類和寄生蟲的剋星,不過近期澳洲海洋生態學家克里斯‧湯普森(Chris Thompson)和海洋生物學家傑西卡米維格(Jessica Meeuwig)通過研究發現,海洋中很多魚類受不了寄生蟲所帶來的搔癢感,會尋找岩石或珊瑚來刮除寄生蟲,但在都找不到這些目標的情況下,有些魚類竟會也把鯊魚當成止癢的工具。
海洋生物學家湯普森說道,「鯊魚皮的表面是由很多小型齒狀結構所組成的,被稱為真皮齒,它的質地就像砂紙,真皮齒也為其他魚類提供了更好抓癢的鯊魚皮。」有些魚類會產生群體行為,同時幾百條魚沖向鯊魚抓癢,儘管摩擦鯊魚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死亡案例,由此可見鯊魚似乎不會被這些行為所激怒。
▲鯊魚似乎不會因為其他魚類的摩擦而生氣。
他們發現大部分的魚類喜歡的是鯊魚的尾鰭,因為尾鰭離牙齒相對遠,安全性也較高。研究過程中湯普森和米維格記錄下,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抓撓方法。例如,黃鰭金槍魚(Thunnus albacores) 會從後面靠近鯊魚,並摩擦它們的尾部,紡綞鰤(rainbow runner)則喜歡撞向鯊魚的身體。一般來說小魚也較少靠近鯊魚,危險性實在太高,因此會去找鯊魚抓癢的大多數都是大型魚。
【你可能也想看】
► 鄰居虎斑汪端坐燒臘店門口看鴨鴨 眼神癡迷狂盯:降肉~降肉~
►柴犬遇見回音娃娃「開槓狂汪」 媽一旁笑翻:聊了10分鐘以上
►阿金湖中游泳巧遇「溺水鴨」 熱心救上岸牠傻眼:我是誰我在哪?
▼更多精彩內容。
【你可能有興趣】
★壞菌掰掰!輕輕一擦替毛孩打造天然防護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