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動保團體2024年4月召開「阻止殘忍獵具」記者會,台灣動物共生聯盟發言人柯元傑(右)就在行動劇中示範為台灣黑熊人偶解開「改良式獵具」,直言這些「獵捕」器材無論再怎麼改良,都會殘害無辜動物。(圖/方萬民攝)
圖文/CTWANT
「山豬吊」是近年淺山丘陵區捕抓野豬等獵物的重要工具,但卻無差別傷及台灣黑熊與石虎等保育類動物,瘸狗問題更是頻傳。專家直言,政府部門為山豬吊「開綠燈」,理由是保護農作物與傳承原住民文化,實際上卻縱容不肖人士捉捕野味牟利,主管的農業部長期擺爛,更是加劇亂象。
「洪生動物醫院」獸醫師曲維紀指出,「山豬吊」其實是一種套索陷阱,多年來在台灣山區氾濫成災,主要由踏板、續壓套索和鋼材彈簧構成,一旦被山豬吊牢牢箍住腿腳,人類大多能用手拆解掙脫,但動物本能性地為求生而驚恐地奮力掙扎,愈掙扎會被紮得愈緊,接下來若沒被即時搶救,有些動物選擇磨掉一層皮肉換回自由,常常卻金蟬脫殼也甩不了死神,接下來組織潰爛壞死仍將奪命。
「台灣動物共生聯盟」發言人柯元傑介紹,近年獵人設陷阱捕捉山豬、山羌等「野味」工具不少,除了「山豬吊」外,還有更具傷害而已經被禁的「獸鋏」,「獸鋏」純為鐵片組成,無論動物或人類,一踩到馬上爆血,要不截肢續命更慘就是死亡,也因為殺傷力太可怕,在2024年《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法時跨黨派支持,明文全面禁止使用與製造。
柯元傑無奈地說,山豬吊在被倡議禁止過程中,不少原住民與執政黨立委一再「擋駕」,至今沒能納為禁項,但資格不符與未申報者仍有罰則。柯元傑回顧,農業部在2024年4月喊出山豬吊要在1年內提解方拚「清零」,但眼見1年大限將屆,山豬吊問題卻未見減少。據農業部林保署初步統計,到如今台灣每個月仍至少有10起山豬吊誤傷在案,「黑數」更是不計其數,農業部對此替代措施是廣發「改良式獵具」,一年來沾沾自喜地發了5千多具,但本質仍是「捕捉」概念,改良式獵具傷及無辜動物仍頻傳,就是漠視動物保育理念。
▲苗栗縣泰安鄉原住民楊基富教導部落少年以竹子、木頭與麻繩編製抓山豬的陷阱,如今「山豬吊」等金屬獵具盛行,原住民傳統狩獵方式儘管傷害較小卻顯得費工,也讓傳承出了問題。(圖/中時報系資料庫)
柯元傑指出,現今不少人喊出「保留原住民歷史文化」、「搶救農損」而希望讓山豬吊開扇窗續命合法,但山豬吊才從日本傳來10幾年「哪來的原住民歷史」,反而傳統原住民用竹子、木頭與麻繩編成的陷阱,因山豬吊氾濫而失傳,根本本末倒置。
柯元傑說,若要避免農作物損傷,根本不必抓野豬等「兇手」,應該以「棲地隔離」做法,用電圍網、聲光、紅外線、氣味等方式,自然隔絕「兇手」於田地之外,這些在日本都有成熟的技術,台灣甚至針對電圍網還有補助,農民與野豬根本可以「田無溝水無流」(斷絕往來),哪需要直球對決搞得瘸腿見血。
柯元傑直言,其實農業部對較人道的「驅離代替捕捉」做法研究不少,但台灣不少農民根本霸佔國有地耕作,若要建電圍網鑑界馬上現形,而設置山豬吊陷阱者根本是一群特定不肖人士所為,在丘陵山區丟個陷阱後下山乖乖上班,過一個禮拜誘捕個3隻不成問題,抓到山豬隨地在溪邊「放血」,一台斤山豬肉現在喊到新台幣350元,抓一頭山豬就爽賺至少2萬,一旦禁山豬吊簡直如關了財神廟,農業部又抵不住民代的壓力。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自2016年起補助地方政府輔導農民架設電圍網,藉此防治獼猴危害農作物,專家認為若要防治山豬等野獸侵害農作物,也可以比照辦理。(圖/中時報系資料照)
柯元傑說,日本《狩獵法》從獵人名冊到獵具清冊、野味處理流程與廠家都做出明確規範,台灣其實「抄一抄就可以立法」,但除了擋人財路外,社會輿論討論不夠熱烈,農業部官員當然懶得另立新法自找麻煩。
搶救不少瘸腿犬飼養的坪林「愛媽」洪美代則呼籲,民眾遇到「浪浪」時不能隨便餵食,正確的做法是通報地方動保機關,由專業人士進行標準作業流程誘捕、絕育、原放(Trap、Neuter、Return,TNR),才是真的幫助浪浪,或是到各公私立動保單位當志工,都是友善動物的表現,千萬不要「以鄰為壑」在戶外餵養浪浪,除了顯而易見的環境問題外,還可令鄰居生厭,進而釀成虐待風暴。
洪美代坦言,由於各收容單位已經爆滿,不少人投訴1999等單位,只要求浪浪「眼不見為淨」,因此動保單位原地誘捕並結紮後,迫於無奈只好悄悄「放」到較空曠而無人煙之處,但浪浪也必須乞食,漸漸會移動到人類聚落蹭食物,屆時又是一場人與動物的角力。她呼籲以認養代替購買,該結紮的流程不能少,就算不想養了,也可以向短期「喘息」單位求助,絕對切勿棄養。
曾領銜提案修《動保法》的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就說,她一直爭取《動保法》全面禁止使用金屬山豬吊,不僅會持續緊盯農委會政策,也仍會與動保團體合作,提供平台與官員溝通解方,至於「電圍網」等他國作法確實可以借鏡,如認為可以試試,會先朝小規模試辦方向努力。
延伸閱讀
▸ 浪浪輓歌1/恐怖「山豬吊」血刃茶鄉 虐狗懸案咬出浪犬煉獄
▸ 獨家/范瑋琪回歸開唱票房告急 觀眾買情懷懊悔「買貴了」
▸ 原始連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