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臺北赤蛙從台北消失,動物園著手進行台北赤蛙圈養繁殖計畫。(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下同)
記者林韋辰/綜合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於3月22日世界水日,結合3月20日世界青蛙日,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以提升大眾對水資源保護與蛙類保育的認識。今年的活動主題為「水資源、和平」,邀請了多個水資源保育夥伴團體共襄盛舉,並透過「動物園水之旅」活動,讓大眾了解人類活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尋找人與蛙和平相處的解方。
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今年是動物園建園110周年,將結合節慶活動與保育物種,透過生活實踐參與生態保育的行動。動物園邀請了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等單位,進行水資源保育、節水技巧、濕地生態、外來鳥種防治等多元的環境教育活動。
▲動物園的水域環境放養圈養繁殖的台北赤蛙,在夏季晚上的水池邊可以聽到「百蛙爭鳴」的盛況。
此外,動物園也介紹了「台北赤蛙保育工作」。台北赤蛙曾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低海拔草澤、池塘及梯田等水域,但近年因棲地破碎化、土地利用改變、化學農藥汙染等因素,其棲息地大量萎縮,族群數量大幅下降。動物園自1995年開始進行臺北赤蛙族群的調查與圈養繁殖計畫,並選擇適合的溼地進行再野放復育研究,希望能協助臺北赤蛙在臺北再一次建立族群。
▲園區的涼亭或建物屋頂可以用來收集雨水,儲留後提供給動物水池使用。
動物園為了達到節約用水、善用水資源的目標,自1998年起逐步汰換用水設施為省水器材,並積極發展可替代性水源—雨水、中水回收再利用,減少園區自來水的耗用。在3月22日當天,動物園除了有教育駐站攤位介紹園區如何運用水生池植物做汙水淨化、雨、中水儲留系統之外,還有線上尋寶活動,讓大眾一起尋找節省水小妙方,以及台北赤蛙的蹤跡。
▲動物園自1998年起逐步汰換用水設施為省水器材,從使用者端節流,同時也積極發展雨水中水回收再利用作為替代性水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