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依融/採訪報導
台北市比特犬Lucky11天咬傷2名騎士,讓許多人「聞比特犬色變」,然而寵物行為訓練師大廷說「其實比特犬是天生親人的」,不過牠們的身體構造有強大的肌肉,也有高度興奮性,一旦進入衝突狀態咬合力驚人,「因此管理不當,仍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Lucky只親近飼主,然而飼主未能正確引導保護,最終導致牠被沒入與最愛的飼主分開。(圖/記者湯興漢攝)
許多人認為比特犬很有攻擊性,大廷解釋,「綜合來說牠其實『更親人』才對」,而這正是數百年來選擇性培育的結果,早期比特犬被用於「鬥犬競技」,但負責照顧牠們的訓練師與飼主絕非攻擊目標,因此「不攻擊人」反而是一項嚴格的篩選標準。他提到,比特犬的天性並非敵視人類,「反而是極度信任與依賴人類」。
至於比特犬為何被貼上「惡犬」的標籤,大廷說明,比特犬天生擁有強大的肌肉與高度興奮性,一旦進入衝突狀態,咬合力驚人遠超其他犬種,「因此管理不當可能造成嚴重後果」。他進一步說,這並非比特犬「特別兇」,而是因為天生的身體條件與行為特性,讓攻擊事件的影響更大。
▲比特犬天生魁武、肌肉發達,因此若是出現侵略反應加上管理不當,後果往往很嚴重。(示意圖/達志影像)
飼養比特犬真正的風險其實是環境管理、社會化與飼主訓練,透過正確的養育方式,比特犬能成為穩定、親人,甚至是優秀的工作犬,也避免因過於亢奮激動造成不必要的誤解與衝突。對大廷來說比特犬不是問題,「如何養牠、訓練牠才是關鍵,所以飼主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大廷目前為完美狗狗訓練計劃研究聯盟北區負責人,擔任寵物行為訓練師10年,致力以正向的方式理解寵物、帶領飼主,讓毛孩的家庭享受和諧時光。
▲大廷認為,如何教養、訓練比特犬是關鍵,因此飼主的教育最重要。(圖/記者黃彥傑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