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芳男/宜蘭報導
美人魚時隔88年再現宜蘭!25日清晨,一尾長約3公尺、體重約500公斤的印度太平洋「儒艮」,誤闖距離岸際約800公尺的宜蘭粉鳥林定置漁網,漁民驚喜發現後,立即將其野放。
▲▼誤闖宜蘭定置漁網後被野放的印度太平洋儒艮。(圖/漁民提供,下同)
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指出,這是非常稀有的紀錄,未來可以持續了解,如果發現「儒艮」更頻繁,可以用科學性的調查來了解台灣還有沒有儒艮的族群及其分布範圍,假設有儒艮族群,就要開始著手制定保育的行動與計畫。
25日清晨,宜蘭粉鳥林定置漁網陳姓等漁民,要起網收獲漁貨時,發現網中有一尾俗稱美人魚的嬌客「儒艮」,經目視,「儒艮」體長約3公尺、體重約500公斤,漁民們基於保育,立即小心的將「儒艮」野放,全程錄影並回傳給漁業觀察員。
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指出,近代以來台灣是完全沒有發現過「儒艮」,而「儒艮」的棲地最北沖繩,往南則是印尼、菲律賓等地,台灣早期曾是「儒艮」的棲地 但經IUCN評估,台灣的儒艮族群已「滅絕」,而全世界的數量下降 屬於「易危」物種。
宜蘭漁民發現「儒艮」代表意義有二,一是台灣周邊還是有儒艮在,但可能是族群很少或不穩定。另外的意義就是台灣跟宮古島間,可能因為食物或洋流等原因,「儒艮」擴展棲地範圍到台灣,可能是台灣有族群,但很少或者是其他族群遷移到台灣。
曾鉦琮說,「儒艮」又被稱作「美人魚」 但「儒艮」容易與海牛搞混,「儒艮」與海牛都是屬於海牛屬,但「儒艮」生活在亞洲,而海牛則是在美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