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 好市多熱銷新品大開箱!
  • 解放雙眼雙手,新聞隨時聽
  • 新聞用聽的,解鎖新體驗

「圓仔」回「圓圓」懷抱 未來一周最關鍵

▲大貓熊寶寶「圓仔」。(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大貓熊寶寶「圓仔」已初步回到媽媽「圓圓」的懷抱,在8月9日這天來臨前,台北市立動物園做了許多準備,這天之後,園方每天固定安排母女見面,但未來一周才是最關鍵的時期;園方表示,現階段只要「圓仔」回到媽媽身邊,保育員便在旁邊觀察記錄「圓圓」與「圓仔」的互動狀態,獸醫等相關人員也在現場隨時待命。

園方指出,自從「圓仔」離開媽媽「圓圓」的那刻開始,便一直注意並觀測大貓熊母女的各項指標。生理觀測方面,保育員全天候監測「圓仔」的心跳、血氧;每日喝奶前後記錄體重變化,間隔5日進行身長、四肢、胸腹圍等形質測量,以了解牠的生長變化;觀察每日的進食量以及排出的糞便、尿液狀態,藉以了解「圓仔」每日餵食的乳汁營養吸收、消化是否正常;也要透過現場保育員的配合,獲得第一手的幼仔健康狀態資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圓圓」與「圓仔」母女會。(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在「圓圓」方面,自從牠生下「圓仔」後,便自行排出胎盤並吃掉;為避免牠產後發生感染,保育員花了許多心思在產後護理,隨時注意牠的陰道分泌物狀況、食慾以及情緒變化等,配合獸醫抽血檢驗白血球與鈣離子等血液中的物質變化、注射催產素以促進子宮收縮刺激分泌乳汁、及抗生素治療陰道分泌物、白血球過多的問題,並以超音波檢查腹腔生殖系統狀態。

為了讓「圓圓」在「圓仔」不在身邊的這段期間生、心理仍保持在育幼哺乳狀態,除了催產素的注射,園方也特別製作了圓仔的分身布偶「仿仔」,其中置入藍芽喇叭,以控制模仿「圓仔」發出叫聲;另外放進一顆生雞蛋,藉以觀察評估「圓圓」叼仔時的力道是否恰當;蒐集圓仔的便便塗在布偶上,讓「圓圓」熟悉「圓仔」的味道,以此訓練「圓仔」回到身邊時,牠能夠懂得替「圓仔」舔屁屁刺激排便。

另外,因新生兒一出生時是無菌狀態,透過與母親接觸及哺乳獲得母親所攜帶的常在菌叢,借以漸進增加抵抗力;針對「圓圓」與「圓仔」的生殖道及消化道做微生物培養,觀察兩者之間的細菌、真菌菌相差異,以檢測如「圓圓」攜帶有不同於「圓仔」且感染性強的菌種,雖在母體身上不會致病,但可能會讓「圓仔」在回到「圓圓」身邊時受到感染。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動物園的大貓熊醫療小組有來自生殖、飼育、獸醫學、醫學(麻醉科、牙科、泌尿科、皮膚科與小兒科等),及大陸的大貓熊繁殖等領域專家,針對「圓圓」的產後照護及「圓仔」的健康狀態進行數次的密集會議,且參酌世界各地的相關資訊,為「圓圓」、「圓仔」的各階段照顧做了一整套的時程規劃。14日更邀請台大小兒部主任吳美環,對「圓仔」現階段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評估。

▲▼「圓仔」做體檢。(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影片】「圓圓」與「圓仔」母女重逢 動物園步步為營

關鍵字: 貓熊圓圓團團圓仔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動物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寵物動物熱門新聞

柴犬愛找狗吵架 遮住眼睛秒破解

癱瘓貓突走路 志工錄下奇蹟一刻

小貓有雙色巨蛋 不同口味很Q軟

志工被9.5公斤「巨大肥貓」驚呆

胖負鼠窘卡鳥箱變「鼠球」氣噗噗

半夜「女人尖叫聲」 搞笑真面目

鸚鵡下蛋才知性別 他們好奇煮來吃

女家門口拍到「紅眼詭異生物」畫面曝

虎斑貓闖入溫室「大嗑貓薄荷」 表情超嗨

高級罐罐也不吃!貓狗挑食真相曝光

媽終於回家 全盲汪臉緊貼超想念

拖鞋消失 竟是阿金「穿在腳上」

幸好沒換電話 男驚喜找回失蹤16年愛貓

寵物展抓貓滿地血 才知第一天就走丟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