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 聽新聞,資訊隨時在耳邊
  • 解放雙眼雙手,新聞隨時聽
  • 新聞用聽的,解鎖新體驗

誤食

南投柴犬「追車、亂竄」差點被巴士撞上 飼主:是狗不願上車

南投縣民眾看見一隻柴犬正在在大馬路上追車,時不時還會衝到對向車道,甚至差點被大巴士撞上,他上前詢問狗狗追逐的小貨車,對方則說「是我們的狗啦!但牠就是不上車」,危險的畫面引發熱議。南投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表..

國小男童意外吞「荔枝椿象卵」狂灌水 專家曝處理方式

台北市一名小學三年級的男童在學校意外吞下「荔枝椿象」的蟲卵,緊張得瘋狂喝水,聽到消息的母親也感到很意外,當下立即詢問各個相關單位有關該昆蟲的資訊,所幸男童目前並無大礙,媽媽冷靜的反應讓孩子更安心。

王錦蛇肚裡剖出「三坨塑膠袋」 台灣首發表論文籲減塑

台灣研究團隊原本要研究活體王錦蛇的體外寄生蟲,蛇卻在運輸途中死去,解剖後竟在肚子裡發現3團塑膠袋,讓研究團隊相當驚訝,並將相關研究發表在期刊《Herpetological Notes》。

假期出遊怕毛孩暈車 三步驟守護主子健康

連續假期好想帶著家中毛孩一起出門踏青逛逛拍美照,但又擔心小寶貝在長途旅程中暈車嘔吐身體不適?想要和毛孩擁有一趟美好的旅程,多注意一些眉角就可以讓自己和毛孩玩得更加盡興,趕快來一起看看吧。

小奶喵「頭卡罐罐」無助趴路中發抖 斗六警及時救援助脫困

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溝垻派出所警員日前執行深夜巡邏勤務時,發現一隻小貓頭部卡在罐頭中,孤立無助地趴臥在路中央。兩名員警隨即下車伸出援手,迅速完成救援,成功協助小貓脫困,除了避免小貓受到車輛撞擊,也維護..

鯨魚擱淺消化系統取出「大型帆布袋」 搶救過程中離世

香港大澳出現一隻擱淺的鯨魚,搶救後仍離世,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表示,獸醫解剖後在牠的消化系統內發現「大型帆布袋」,但最終死因仍需進一步分析。

海龜吃鋼毛蟲刺到嘴巴痛苦吐掉 舉手用力「巴蕊」洩憤:壞東西!

海中一隻海龜不小心誤食了全身長滿刺的奇特蟲子,於是立刻痛苦甩頭,嘗試把牠吐掉,吐出後為了洩憤,還舉起前肢,用力賞了這隻害自己吃足苦頭的小蟲一巴掌,而這段好笑的影片都被一旁的潛水員譚雅(Tanya)捕捉..

比熊「哇沙比」聽指令數到3才能吃 過程被捉弄「怒瞪姐姐」超氣

狗狗都是貪吃鬼!台北有一隻2歲的比熊犬哇沙比,聽到指令數到3之後才能吃飯,這天牠跟著飼主出門烤肉,看到自己的碗就馬上乖乖坐著,笑嘻嘻地等待發號施令,沒想到姐姐數完2的時候深吸一口氣虛幌一槍,被騙到的哇..

「大肚子穿山甲」懷孕了?X光一照悲慘真相 開腹取出4cm鐵釘身亡

野生動物急救站最近接到一隻肚子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穿山甲,若沒看牠的生殖器官,會誤以為是懷孕了。經過檢查,這隻大肚子穿山甲是公的已成年,病懨懨躺在診療台上,獸醫趕緊為牠拍攝X光,發現驚人真相,肚子竟然卡著..

狗狗大出一堆「彩色水晶寶寶」 一顆顆落在獸醫院地板彈跳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隻狗狗拉了滿地「彩色小球」,原來牠誤食了水晶寶寶,胃裡被水晶寶寶塞得滿的,必須動手術移除。

毛小孩可以吃烤肉嗎? 獸醫提醒3飲食禁忌

中秋佳節團圓烤肉,家裡毛小孩自然也必須參與其中,不過,專家提醒飼主注意,犬貓在中秋飲食上有3大禁忌,不可吃高鹽、高糖、高油等食物,避吃柚子,以及蔥、蒜及韭菜等辛辣蔬菜,以免引發腸胃炎、胰臟炎等,嚴重更..

8月8日國際貓咪日 新北市猴硐貓公所發行「愛貓公民證」

猴硐車站旁的「猴硐貓村」是新北市有名觀光景點之一,曾獲CNN推薦為全球六大賞貓景點。新北市動保處今年4月在貓村成立「猴硐貓公所」,服務照顧172隻貓,由於猴硐貓村遊客眾多,為了宣導正確友善貓咪的互動方..

福寶展出第四天「誤啃遊客掉落遮光罩」 飼養員召回檢查

大貓熊「福寶」在大陸四川神樹坪貓熊基地正式展出第四天,15日上午有遊客的相機遮光罩掉進展場,福寶撿到後拿起來把玩啃咬,隨後飼養員奶爸徐翔將福寶召回內場觀察情況。

超巨抹香鯨「嘴纏垃圾」向潛水員求助!獲救後道謝畫面曝光

全球海洋垃圾問題依舊嚴峻。動保團體「我們愛動物」(We Love Animals)日前公布一段救援抹香鯨影片,1頭在印度洋「受困」的抹香鯨,疑似主動向潛水員求救,希望潛水員替牠取下纏住嘴巴的垃圾。

毛毛問答/毛孩挑食V.S.啥都吃 「碗的材質」也會影響吃飯心情

毛以食為天,有些毛孩太貪吃、有些很挑食,都讓主人傷腦筋。ETtoday寵物雲發出「毛毛問答」,248位參與粉絲中,其中「挑食怪」佔44%、「什麼都吃」佔56%。挑食的毛孩讓主人擔心營養不良,太貪吃又容..

上山參拜遇「山羌大啖百合花」 吃到臉頰鼓起來享用30分鐘

到山上拜拜境遇到山羌大嗑「百合花」,網友孫秀瑛將奇遇投稿到ETtoday寵物雲社團「有點毛毛的」,她說一開始還以為是狗。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