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科學家

超軟爛!全聾肥白貓超愛一「廢物」 家裡出現牠急跳入

你家的貓也這樣嗎?白毛英短「比魯」是一隻全聾浪貓,於5年前被飼主林先生收編。有趣的是,經過長時間相處,林先生發現比魯不管天氣多冷,都選擇趴在地板上,即使奴才換過無數「貓窩」,主子就是不賞臉!但唯有「紙..

墨西哥灣「小蟹逅」 研究團隊偶遇「幼年刺鎧蟹」全身龐克尖刺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NOAA)研究人員近期在墨西哥灣採集珊瑚樣本,沒想到居然偶遇了一點「小蟹逅」,打撈時意外發現一隻小巧可愛、全身布滿尖刺的紅色生物,「龐克」的造型立刻引發眾多網友討論。這種物種..

男友突下跪!水族館白鯨「驚訝成O型嘴」太萌 網笑:最佳伴娘

一名男子選在水族館向女友求婚,沒想到白鯨也來湊熱鬧,見證浪漫的求婚場景。當男子單膝下跪求婚時,白鯨竟露出「O型嘴」,表情十足逗趣可愛,瞬間圈粉無數。

不捨放手!傷心虎鯨媽「揹著死去孩屍體17天」 再度生下小寶寶

鯨魚研究中心(Center for Whale Research)科學家近來發現,一隻不幸失去孩子的虎鯨媽媽,曾傷心揹著孩子的屍體長達17天、游了1千多公里,如今迎來好消息,再度生下小鯨魚當媽。

已是30隻幼鳥媽!「世界最老鳥」74歲高齡遇真愛 相隔4年生新蛋

美國夏威夷一隻名叫Wisdom的黑背信天翁近來以74歲高齡,和新伴侶有了愛的結晶,產下了一顆新蛋。一般黑背信天翁的年齡通常為12至40歲,讓活到74歲的牠被科學家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存活最久的野生鳥類。

「車道衝出北極熊」男撲猛獸身上肉搏救妻 專家贊同:千萬別裝死

加拿大安大略省傳出北極熊攻擊事件,一對夫妻在家附近社區尋找失蹤寵物犬時,一隻北極熊竟然出現在車道上衝向妻子,丈夫發現妻子陷入危險,竟然奮不顧身撲到北極熊身上阻止而受到嚴重傷勢,目前正在醫院康復中。

「小圓眼+豬鼻」全身胖胖!世界最醜青蛙「印度紫蛙」與恐龍共存

世界上最醜的青蛙就是牠!美國《富比士》(Forbes)雜誌報導,印度西高止山脈有種青蛙長相奇特,牠擁有胖嘟嘟的身體、粗壯四肢,以及小圓眼睛和豬鼻子,宛如河馬、鼩鼱和青蛙的雜交體。牠叫做「印度紫蛙」(N..

科學家證實:貓咪能當液體全靠「這能力」!

有養貓的人都知道,貓咪的身體十分的靈活,而且可以隨意鑽進各種角落中沒有問題,彷彿它們的身體可以隨意流動,融入任何空間,不少人甚至用「貓咪是液體」來稱呼貓咪的靈動性。而目前有科學研究指出,貓咪基本上真的..

她家門口目擊「蜘蛛啃食老鼠」嚇壞!專家看傻:十分罕見

蜘蛛在食物鏈中屬於掠食者,牠們多以昆蟲為目標。近日在美國德州有一名媽媽帶3歲兒子出門,發現門口竟有一隻蜘蛛正在啃食老鼠,驚悚畫面讓母子倆看得目瞪口呆。當地蜘蛛學專家瓦伯格(Ashley Wahlber..

疑乘浮冰而來!北極熊罕見現蹤冰島嚇壞居民 慘遭警方射殺

在冰島西北地區,一隻罕見的北極熊近日被警方射殺,因為當局認為它對當地居民構成威脅。這隻熊是自2016年以來首度出現在冰島的北海岸,可能是乘著浮冰從格陵蘭漂流而來。

大蛇對決!緬甸蟒「張嘴吞噬網紋蟒」飽到喉嚨變胖 2小時嗑大餐

大蛇的終極對決!根據最新一期的《爬行動物與兩棲動物》(Reptiles and Amphibians)期刊,孟加拉的科學家在2020年10月於吉大港區的阿基茲野生動物農場(Akiz Wildlife ..

全球最罕見鯨魚沖上海灘! 人類未見過活體

紐西蘭科學家說,一隻鏟齒中喙鯨的屍體似乎被沖到紐西蘭海灘上,法新社報導形容這是全球最罕見的鯨魚,從未有人見過牠們活著的樣子。

罕見「華麗藍色青蛙」頭戴綠帽現蹤澳洲 研究員讚美麗身影盼活久

在澳洲西部亞金伯利地區的一處野生動物保護區,現身一隻罕見的「藍色樹蛙」,這隻名叫大雨蛙(Litoria splendida),外表如同阿凡達電影中的角色般獨特。科學期刊New Scientist報導,..

傳奇又更新了!白化症灰熊被誤認北極熊 傳3年5度被送到北極

在網路傳聞中,加拿大北部有一頭患有白化症的倒楣灰熊「喬伊」,因為一身雪白的皮毛,多次被保育人士或野生動物專家誤認成北極熊,一次透過直升機被送往北極,害得牠每次都不得不在極端氣候中掙扎求生,成為網路知名..

東沙環礁棘冠海星大爆發!學者呼籲「搶救珊瑚」 潛水員下海拔除

有「魔鬼海星」之稱的棘冠海星(Acanthaster planci),是珊瑚的殺手,以珊瑚為食的海星。台灣珊瑚礁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研究團隊和內政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在6月9日到12日期間赴東沙環礁調..

又是氣候變遷 太平洋海岸灰鯨「體長縮水1.65公尺」

一項研究指出,太平洋海岸地區的灰鯨體長自2000年以來令人難以置信地縮短13%,進一步證明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正造成海洋哺乳類動物身形變小。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