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寵物雲

動物界的美食家! 鳳頭鸚鵡會用「沾醬」幫食物調味

根據奧地利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鳳頭鸚鵡(Cockatoos)在食用清淡食物時,會主動將其蘸入醬料增添風味,而且其中特別偏好藍莓豆乳優格(blueberry soy yoghurt)。這也代表著鳥類並非單..

動物也鬧元宵!海廢變「大湯圓」玩具 應景登場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員們在元宵節為園內動物準備了許多巨大的「湯圓玩具」。透過中華鯨豚協會與海洋保育署桃竹海洋保育站合作,藉由保育站站長及同仁蒐集自桃竹地區海邊的廢棄浮球,捐贈給台北市立動物園當作行為豐..

黑猩猩第一次吃香菜 一臉不可置信盯保育員「這什麼東東?」

台北市立動物園幫動物準備多樣餐點過除夕,黑猩猩第一次拿到香菜,一臉不可置信地盯著保育員,彷彿在問「這什麼東東?」,而營養師精心調配的「青豆紅棗猴米糕」則深得靈長類歡迎。

寒流來襲紅毛猩猩「抱抱取暖」 動物園備薑粉、暖燈禦寒

台北市立動物園除夕依例休園一天,然而恰巧寒流來襲,保育員也替動物準備各種禦寒措施,確保動物在寒冷天氣中也能溫暖過冬。

柴山獼猴闖元亨寺搶供品 法師舉漆彈槍「碰碰」嚇阻

高雄市柴山獼猴近日闖進元亨寺,讓法師拿出漆彈驅趕,Threads@sam._.tsai分享了這段影片,並說「有時佛理需要一點物理的輔助」。這段影片PO出1天就有2.4萬次轉發,而原PO也強調,「這不是..

日本獼猴抱團取暖抵抗嚴寒 300隻依偎變成一球球「雪猴糰子」

冬天就是要貼貼才溫暖!日本香川縣「銚子溪自然動物園-猿之國」餵養了將近300隻的日本獼猴,這些雪猴本來皆為野生動物,為該縣天然的紀念物。寒冬來襲,猴子們紛紛蜷縮在一起,大約10隻會成一個集合,從遠處看..

北市動物園收容5隻嬰猴 元旦亮相

台北市立動物園2023年協助收容5隻走私或非法飼養的嬰猴,園方表示,經過檢疫及審慎評估後,這5隻嬰猴將與習性及食性相近的粗尾侏儒狐猴混群,並從今天元旦起見客。

壽山動物園邀遊客一起做「聖誕大餐」 為動物打造可食用聖誕樹

高雄市壽山動物園歡度聖誕節,在節慶前夕時志工與游客共同攜手製作「可食用聖誕樹」,利用溝樹葉和枯枝樹幹改造成可愛梅花鹿及小雪人。此舉不僅增加動物的行為豐富性,也讓參與的小朋友訓練手眼的協調能力和專注力,..

暖助1735隻浪浪找到家!高雄4大管道認養率增17%

高雄市動保處集結民間資源,建立4大多元認養管道,為浪浪製造更多被看見機會。數據顯示今年認養隻數1735隻,整體認養率達75%目標,相較去年58%大增17%。

又見獼猴大街撒野!蹲坐後視鏡拍窗討食 還亂入辦公室對望OL

桃園市農業局昨(11)日接獲通報,指有一隻台灣獼猴出現在大園區高鐵北路、蘆竹區一帶,被民眾發現一度跳上路過轎車,囂張蹲坐照後鏡上,甚至還猛力拍打車窗,後來更闖入高鐵北路某公司,嚇壞正在上班的OL;農業..

大陸冷氣團南下「猩猩麻布袋當披風」 動物園保暖妙招大公開

2024年首波大陸冷氣團南下,台北市立動物園早已為動物們準備好各種禦寒措施。從立冬以來,動物園就已開始調整動物們的飲食,增加食物量及營養熱量,甚至提供薑粉及薑湯等食物,並加強暖氣、照燈、麻布袋、乾草等..

超萌大眼小懶猴化身「料理試吃員」 乖巧坐桌旁監督等開動

日本有一隻超可愛的小懶猴「Aporo」,牠最喜歡張著大大的眼睛監督主人烹飪,化身為料理試吃員的牠,專心的觀察著每個步驟。不變的是從不打擾製作的過程,乖巧的坐在桌上等待,時不時還能獲得投餵,最後也能一起..

雪霸52台紅外線攝影機全都錄! 黑熊拍相機、山羌打架珍貴畫面曝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下稱雪管處)於昨(22)日,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三樓視聽室舉辦「窺·雪霸野生動物自然寫真-動物行為全都錄」紅外線相機成果發表會,吸引近百位民眾熱情參與,內容包含選管處從2022年起..

奇怪動物「趴在地上」一跳一跳逛街險遭輾 網友認出是「鼯猴」

馬來西亞一隻奇怪的動物趴在地上跳躍前進,只見牠全身髒兮兮無法站立,只能用像「青蛙跳」般緩慢移動,停在馬路中央休息時還差點發生車禍。網友cwee05將這條影片上傳到臉書社團「不正常兩棲爬行動物貼圖區」,..

「食蟻獸揹寶寶」超逼真雕像藏身動物園 樹懶躲起來觀察遊客!

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區近日有了新成員,但這些新夥伴並非活在籠內,而是藏身在步道上的動物雕塑!動物園今年新設置了大食蟻獸、樹獺、水豚等三種主題的動物雕塑,讓遊客在參觀途中有驚喜的發現,也能與這些栩栩如..

女公園發現「深毛長尾巴」神祕生物PO網 動物專家出面解答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一名女子開車上班途中,經過當地公園時目睹到一個奇怪生物,該生物有著深色皮毛和長長尾巴,她觀察好一會後,由於實在無法確定是什麼生物,便拍下影像分享到網路上,引發當地居民和動物專家好奇。

熱門新聞

熱門寵物影片

更多

追蹤寵物雲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